《三国志·华歆传》原文及译文( 二 )


太和五年,歆薨,谥曰敬侯 。
【译文】
华歆字子鱼,是平原高唐人 。高唐县是旧齐国的著名都市,士族们没有不在大街游逛的 。华歆做小吏,每天都洗完脸出家门,(公事完毕)就回家紧闭大门 。他议事论人秉持公正,始终不曾诋毁伤害过他人 。同郡人陶丘洪也很有名气,自认为远见卓识超过了华歆 。当时王芬与豪杰商议要废除汉灵帝,王芬暗中邀请华歆、陶丘洪一起商议,陶丘洪想要参与#from 本文来自,全国最大的免费范文网 end#,华歆阻止他说:“废立皇帝这样的大事,就连伊尹、霍光都感到困难 。王芬性情粗疏没有韬略,这事必定成功不了,而且会祸及宗族 。您千万不要参与!”陶丘洪听从华歆的劝告没有去 。之后王芬果然失败了,陶丘洪才服气了华歆 。……
向东到了徐州,皇帝下诏任命华歆为豫章太守 。因为他处理政务清静而不烦扰百姓,官吏百姓很感激并拥戴他 。孙策攻占了江东,华歆知道孙策善于用兵,于是整理衣冠欢迎他的到来 。孙策认为华歆是有才德的人,用上宾之礼对待他 。后来孙策死了 。曹操在官渡,上书皇帝征调华歆 。孙权想不让华歆离开,华歆对孙权说:“您(因为能)遵奉皇帝之命,这和曹公交好,但这份友谊还不牢固 。假如我能替将军效劳,难道不是更好吗?今天您白白留下我,这是养一个无用之人,这不是将军最好的办法 。”孙权高兴了,于是送他入京 。宾朋好友及昔日同事千余人来送别他,赠送了数百金的钱物 。华歆对送来的东西都不拒绝,暗中却在赠金上作了标记 。到了临行之日,他把那些全都摆出来,对各位送行者说:“我本来没有拒绝诸位馈赠的心意,因而收受的钱财就很多了 。想到我这次是独自一人远行,将因为怀藏壁玉而成为罪过(被杀的理由),希望宾朋好友替我想考虑考虑 。”众人于是只好留下原来赠予的金钱,并佩服他高尚的道德 。
华歆到京师后,被封为议郎,兼司空军事,后升任尚书,又转升侍中,再代替荀彧做了尚书令 。曹操征讨孙权时,上表奏清皇帝任命华歆为军师 。魏国建立后,做了御史大夫 。曹丕担任魏王时,拜华歆为相国,封为安乐乡侯 。等到曹丕代汉称帝,就改任司徒 。华歆历来很清廉,奉禄以及皇帝的赏赐都拿来赈济施舍给亲戚熟人,家中没有一石米的储粮 。朝中大臣曾经蒙朝廷一起赏赐了罚没为奴的女子,只有华歆送出去将她们嫁人 。……
黄初年间,皇帝下诏大臣们举荐独行特立的隐士,华歆推举了管宁,曹丕派专车征召 。魏明帝即位,进官封华歆为博平侯,增加采邑五百户,与之前的封赏累计为一千三百户,改任太尉 。华歆称病请求退休,要将职位让给管宁,魏明帝没有同意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