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根据科学家的估算 , 一颗直径100米的小行星撞击地球时释放的能量 , 就可以夷平一座中等规模的人类城市 , 而如果撞击地球的小行星的直径达到了1000米以上 , 其造成的一系列连锁事件就可以在全球范围内直接威胁到人类的生存 。
生命是宇宙中的奇迹 , 我们人类又是生命中的奇迹 , 然而宇宙似乎对人类并不友好 , 即使是在被誉为“生命天堂”的地球上 , 人类也不是绝对安全 , 比如说小行星、彗星这类小天体的撞击就是人类所面临一大威胁 。
好消息是 , 观测数据表明太阳系内侧的小行星 , 绝大多数都集中在位于木星和火星的公转轨道之间的小行星带(Asteroid belt)之中 , 除此之外 , 在其它的区域中也没有发现能够威胁到人类的小天体 。
不过人类也不能对此掉以轻心 , 因为小行星带中的小行星也称不上是绝对安全 , 例如6500万年前的那颗将恐龙从地球上抹去的小行星 , 就很可能来自于小行星带 。 正因为如此 , 科学家们一直都很关注小行星带 , 而那些“大个子”的小行星 , 更是他们的重点关注对象 。
小行星带中发现两个不寻常的红色天体
近日 , 一项发表在《天体物理学杂志快报》的研究表明 , 小行星带中发现两个不寻常的红色天体 , 科学家认为:它们不该属于那里 。
这两个天体的编号分别为“203 Pompeja”和“269 Justitia” , 它们都是“大个子”的小行星 , 前者的直径约为110公里 , 后者的直径约为55公里 。 在小行星带 , 像这种“个子”的小行星算不上特殊 , 而科学家之所以觉得它们不寻常 , 则是因为它们独特的光谱 。
根据小行星的颜色、反照率和光谱 , 科学家将小行星带中的小行星分为了若干类型 , 过去的研究表明 , 在小行星带中 , D型小行星(D-type asteroids)具有最红的光谱 。
上图为“203 Pompeja”和“269 Justitia”与小行星带中的其它类型小行星的可见光和近红外光谱对比图 , 其中横轴表示波长 , 纵轴表示反射强度 , 如果反射强度随着波长的增加而增强 , 就更“红” , 反过来讲 , 如果反射强度随着波长的增加而降低 , 则更“蓝” 。
【SpaceX|科学家:小行星带中发现两个不寻常的红色天体,它们不该属于那里】可以看到 , “203 Pompeja”和“269 Justitia”的光谱明显比D型小行星还要红得多 , 而在之前的观测数据中 , 小行星带中从未出现过比D型小行星还要红的天体 , 更别说红得如此离谱了 。
要知道天体的光谱不同 , 就意味着构成它的物质成分也不同 , 所以科学家才会认为小行星带中的这两个红色天体是不寻常的 , 它们不该属于那里 。
既然如此 , 那这两个不寻常的红色天体又是来自何方呢?在木星的公转轨道之外 , 其实还运行着很多小天体 , 通常来讲 , 我们将运行在木星和海王星公转轨道之间的小行星称为“半人马小行星”(Centaurs) , 而将运行在海王星公转轨道之外的天体称为“外海王星天体”(Trans-Neptunian object , 简称TNO) 。
需要注意的是 , “半人马小行星”和“外海王星天体”通常也拥有比D型小行星更红的光谱 , 其原因就是在它们的表面一般都覆盖着复杂的有机化合物 , 这些有机化合物是太阳系诞生之初的简单有机化合物(如甲烷和甲醇)形成的 。
可能有人要问了 , 为什么小行星带中的小行星没有覆盖着复杂的有机化合物呢?我们来简单解释一下 。
因为太阳系越往内温度越高 , 所以在太阳系诞生之初 , 太阳系内侧的简单有机化合物一般都是以气体的形式存在 , 很难被天体捕获 , 而随着与太阳的距离的增加 , 温度也会不断下降 , 当达到一定的距离时 , 这些简单有机化合物就会凝结成固体 , 从而很容易被天体捕获 。
以这个距离为半径、太阳为中心画的一个圆 , 可以称为“有机化合物雪线” , 在此之内形成的小天体 , 都无法捕获太阳系诞生之初的简单有机化合物 , 而小行星带所在的区域 , 正是在“有机化合物雪线”之内 。
推荐阅读
- SpaceX火箭准备以每小时5000英里的速度撞击月球
- 如果你在3月4日观察天空,也许,将望见一艘火箭的残骸坠入月球
- 历史上有什么著名的超自然现象?
- 马斯克又要干啥?科学家发现1枚“猎鹰”9火箭二级,正向月球飞去
- 星舰轨道级发射第二次推迟,超重型B4第三次上发射塔,这是咋了?
- SpaceX破自己记录!拟2022年每周发一次火箭
- 中国天眼迎来一个搭档,与我国空间望远镜共同发力,揭示宇宙奥秘
- 火箭撞月球!马斯克也有点无奈,没想到第一次“登月”是这种方式
- 神舟、嫦娥、天宫、北斗,都离不开一个大学专业
- 4000光年外传来强烈信号,重复71次,天文学家:很诡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