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复《童趣》原文翻译简析及阅读答案( 二 )


一天,看见两只虫子在草间打架,便观看,兴趣正浓,忽然有庞然大物,气势汹汹而来,是一只癞蛤蟆,舌头一吐,把两只虫子都吞了进去.我年纪还小,刚刚出神,不禁大吃一惊,定神,捉住癞蛤蟆,用鞭子抽打数十下,把它赶到别的院子 。
【简评】
童趣, 即儿童的情趣 。本文选自沈复《浮生六记·闲情记趣》卷六 。标题为编者所加 。
这是一篇叙述童年趣事的美文,其核心就是凸现那令人没齿难忘的童真童趣,为此,文章以儿童眼中看世界所得“童趣”为主线,按照“总—分”结构组织全文,紧扣一个“趣”字来写 。先总写童年时常有超乎尘世之外的乐趣,其中“明察秋毫,见藐小微物,必细察其纹理”为下文作张本 。然后分说三件趣事:第一件趣事是观蚊如鹤之趣,视飞蚊为“群鹤舞空”,于蚊帐中玩蚊子,“我”感到极其愉快;第二件趣事是神游山林之趣,视小草为林木,虫蚊为走兽,土砾为丘壑,“我”神游其间,怡然自得;第三件趣事是观二虫相斗,视为“庞然大物”的蛤蟆吃掉了二虫,“我”生气,鞭而驱之 。至此,几个分散的小故事就连缀成一个整体,取得了形散而神不散的效果 。
文章在安排好线索的同时,以儿时观察事物的独特角度,精选了充满童趣的典型材料,生动细致地加以刻画 。这样,整篇文章童趣横生,每个故事引人入胜,每个细节生动传神,字里行间凸现童真 。
本文通过大胆的想像,进行高度的夸张来极力张扬童趣 。兼用夸张和比喻的“夏蚊成雷”,显得形象逼真,情趣盎然,更使文章洋溢着新奇烂漫的童趣 。
文章中心
主旨句:故时有物外之趣 。
主题:作者追忆了童年生活中细致观察景物的奇趣,反映了儿童丰富的想#from 本文来自,全国最大的免费范文网 end#象力和天真烂漫的童趣 。
要想拥有童趣,要善于观察和思考,热爱生活,拥有想象力和爱心 。
三个画面:1、观蚊成鹤 2、神游“山林” 3、观虫斗,驱蛤蟆 。
文章特点
一种平常的景象或事物,通过想象和联想,会变得美丽而又奇特 。童趣, 即儿童的情趣 。本文选自《浮生六记·闲情记趣》卷六第二章 。是一篇回忆童年生活的叙事散文 。围绕的是“物外之趣” 。
其主要特点就是天真烂漫,纯洁无邪,活泼可爱,无忧无虑,无牵无挂 。儿童一般都是有童趣的,随着年龄的增长,阅历的深厚,人变成熟、稳重了,也有城府、有心计了,童趣也就荡然无存了 。所以,童趣也是儿童最可宝贵的财富 。
一种平常的景象或事物,通过想象和联想,会变成美丽而又奇特的东西,《童趣》告诉我们要善于观察,并要善于想象,善于思考,让童年的乐趣,重返其中 。同时,要热爱大自然,善于发现大自然中的美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