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分数和假分数》教案设计( 三 )
板书:分子小于分母 小于 真分数
分子等于分母 等于 1 假分数
分子大于分母 大于
设计理念:学生通过小组合作,讨论交流,将自己心中的想法提供给本小组成员讨论,提出异意推翻或得到证实通过 。学生在前面的学习活动中已经渗透了将收集到的分数与单位"1"的实物进得比较的想法,在此基础上产生将此想法作为分类的依据应该是顺理成章的 。因此学生能够得出分数有比单位"1"大,比单位"1"小,等于单位"1"三类 。老师及时肯定这样的分类是准确的,并要求学生在此基础上去观察这三类分数的分子与分母的特点,学生很容易得出分子小于分母,分子等于分母,分子大于分母 。老师再顺势揭示出真分数和假分数的概念 。这样的教学有利于学生从本质上了理解真分数和假分数的概念,体验了对这两个概念理解的思维过程,形成了深刻的记忆能力,从而在应用这两个概念时不会出现一知半解的现象 。这样的教与学过程同时能给于学生一个充分表现自己的学习舞台,也能给于学生一个充分体现自主学习的空间,让学生的智力因素,能力因素都能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 。
三、反馈练习,应用新知 。
1.学生举例三真分数,三个假分数,为什么?
2.根据给出的分数在已知直线上描点 。
3.说出分母是2的真分数和假分数,分母是5呢,3呢,4呢 。记录下来观察有什么规律?
4.用数字6、7、8分别组成分数填在相应的横线上,看谁组的分数多?
5.老师这里有一个分数,无法判断是真分数还是假分数,你能不能帮我解决这个问题?A/B(A为非0自然数) 。
设计理念: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对概念的理解和掌握如何?应用是最好的方法 。应用练习要力求形式多样,内容丰富 。要着力于把练习置于不同的生活情境中,用不同的语言来表达,从而使学生达到对概念的真正理解和灵活运用 。
非实验年级在教学中如何体现新课程的理念?如何用"新理念"教活"旧教材"?这引起了我的深思 。传统教学强调"教师应当紧扣教材",而新课标强调教师应当根据具体的教学对象、内容、环境以及本人的个性特征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包括必要时适当地突破教材 。那么,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怎样处理教材,怎样组织教学才能有效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呢?下面以《真分数和假分数》的教学为例进行探讨 。
案例一:
例1:
(教师出示课本例1的三幅图)
师:请说出每个图形所表示的分数 。
生:1/3、3/4、5/6
(教师分别在图下写出相应的分数)
师:这些分数与1比较是大还是小?
生:这些分数都比1小 。因为第一个图是把圆平均分成了3份,这样的3份表示1,而涂阴影的部分只有1份,所以1/3比1小 。第二个图是把圆平均分成了4份,这样的4份表示1,而涂阴影的部分只有3份,所以3/4比1小 。同样道理5/6小于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