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之咏》教学设计( 二 )

生1:这里运用了比喻的手法,把花比作“大地的女儿” 。
师:这里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生3:拟人和排比
师:这里既有比喻,又有拟人和排比的修辞手法,生动地描写了一年四季花儿在大地怀抱里生长的过程 。谁能读?(指名读 —女生读)
4、我是朋友间的一份礼品,我是新娘头上的一顶彩冠,我也是生者致以死者的一件赠物 。”
师:我还是什么呢?
生1:我还是礼品、彩冠、赠物 。这里运用了排比的修辞手法 。
师:这些都是花的什么?
生2:花的作用
师:花是世界上最美丽的事物,是人间真情的象征 。请你来读,读出对花的赞美之情 。(指名读 —男生读)
5、师导读前四个自然段
五、品读五至七然段
师导学,生汇报 。随机指导学生有感情朗读各个自然段,体会作者对美对光明的渴望与追求 。
教学要点:
1、“携手”是什么意思?(手拉着手)书写时“携”字的右上是“隹”不是“住” 。
2、轻盈:形容女子身材苗条,动作轻快 。
3、叹吁:叹气 。这里指花散发出香气 。芳香四溢:到处散发着香气 。
4、招徕:招揽,招引 。第六段中的三个“她”分别指“草原”、“空气”、“白天” 。
5、“啜饮”中的“啜”就是“饮”的意思 。两个意思一样的字合成的词,增加了文章的韵律美,让人读来朗朗上口,而单独用“饮”就没这种效果 。课文中还有一个这样结构的词,你能找到吗?(聆听)琼浆:美酒 。

6、(生齐读五至七自然段)“幻想”:没有现实根据的;不真实的想法,换个词(空想) 。花的理想是什么?(追求光明 。板书)
7、这仅仅是花的心声吗?不是,这也是作者的心声 。(出示作者简介)
作者渴望什么,追求什么呢?
8、师:希望和平,向往幸福的生活就是他所追求的“光明” 。让我们再次读出作者的心声吧 。(示意再读最后一句话)
六、总结全文 。
1、本文看似写花,实为映人,作者用第一人称拟人化的手法,写出了花的心声和理想 。作者与花已经融为一体 。花的理想与追求就是作者的理想与追求 。这叫(借花喻人 。板书)
2、课题能还能改为“咏花”呢?
3、这篇文章的最大特点还在于它运用了(第一人称拟人化)的写作手法 。什么是第一人称呢?(课件出示写作锦囊 )
七、拓展仿写 。
仿照课文前四段,写上一两句话 。
八、作业超市 。
1、收集有关花的诗、词、句、故事,办一期专题手抄报 。
2、牡丹国色天香,荷花出淤泥而不染,兰花清新飘逸……不知名的野花也妩媚可爱 。你会是什么花呢?大胆发挥你的想像,写篇想像作文:我是 花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