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历二月初二龙抬头由来及发展历史( 三 )
除了吃面食外 , 还有引水入宅的活动 。清人《宛署杂民》说:“都人呼二月二为龙抬头 , 乡民用灰自门外蜿蜓布入宅厨 , 施绕水缸 , 呼为引龙回 。”这种活动是在节日清晨 , 人们把草木灰、谷糠等自河边、井边一路撒来 , 直到家中的水缸边 , 以求风调雨顺 。仅仅有降雨还不放心 , 必定要把水引入家中 , 让雨降在自家的田地里 , 方才如愿 。这正是小农经济意识的反映 。有的地方还有耍龙灯的活动 , 也是求雨之意 。讲求在这一天剃头 , 是很多地方的习俗 。
明清以来 , 在二月二还增添了“熏虫”、“炒豆”的活动 。明人的《帝京景物略》中说:“二月二日曰龙抬头……熏床炕 , 曰熏虫 , 为引龙虫不出也 。”清康熙时的《大兴县志》记载 , “二月二 , 家各为荤素饼 , 以油烹而食之 , 曰熏虫 。”
为什么要熏虫?农历二月初天气渐暖 , 昆虫开始活动 , 有的虫子对人体健康是有危害的 , 所以这一天就有越来越多的人用油煎食物、摊煎饼等办法 , 凭借烟气熏死虫子 , 这是一种讲求卫生的理念 。在北方 , 如河北、山东、陕西等地还有吃炒豆的做法用来驱虫 。人们将黄豆浸在盐水中一段时间 , 然后取出放在锅中爆炒 , 很快黄豆在锅中发出蹦响 , 以此惊动虫蝎 , 将之驱赶 。至于有的文章提到北京有“二月二接姑奶奶”等民俗 , 这里就不用赘述了 。
二月二龙抬头作为古代民俗的一种节日 , 如今已经基本上从中国人的现代生活中淡化出去了 。不过 , 我们也应该认识到 , 对于“二月二龙抬头”的一些文化内涵 , 例如古人对龙的崇拜、“龙抬头”在古天文学上的唯物解释等等 , 是仍然具有研究价值的
夏历二月初二是我国传统岁时习俗中的一个重要节日 , 俗称龙抬头日或龙抬头节 , 亦称春龙节、青龙节、祭龙节、龙兴节等 。据丁世良、赵放等编纂的《中国地方志民俗资料汇编》(书目文献出版社) , 除新疆、西藏和青海之外 , 各省区、直辖市都有这个节日存在 , 足见其流播范围之广 。
龙抬头节的风俗事象极其丰富 , 主要有:祭龙神(在龙王庙祭 , 或做“龙牌会”祭);引龙回(或称“引钱龙” , 取灶灰从户外水井边撒起 , 一路逶迤布入宅厨 , 旋绕水缸 , 成一弯弯曲曲的“灰龙” , 或将灰从院内撒起引至井堰河边 , 或晨起去河中井内汲水一路洒回);穿龙尾(用草结、秫结、彩纸等连接成串 , 悬于房梁 , 表示龙头抬起 , 龙尾下垂);吃龙食(如食饼谓龙鳞饼 , 食面谓龙须面 , 食团子谓龙蛋 , 食炒豆谓“咬蝎子”或“金豆开花”);震虫(拿擀面杖敲灶台锅沿或以杖击梁 , 以惊走蛇蝎等毒虫);亦有特地安排小孩在这一天剃头、发蒙的 , 义在沾“龙抬头”的光 。还有一些地方忌在这一天动针线 , 据说是怕刺伤龙目 。
推荐阅读
- 工作计划|初二班务工作计划表怎么写
- 工作计划|初二信息技术教学计划表范文
- 工作计划|初二2022年语文教学计划范文
- 工作计划|初二2022历史教学工作计划书范文
- 工作计划|幼儿园中班十二月工作计划表怎么写
- 工作计划|初二历史教师个人工作计划
- 工作计划|初二语文教学计划模板范文
- 工作计划|初二语文上册个人教学计划
- 读后感|《宝贝宝贝》读后感
- 傅雷家书读后感|傅雷家书读后感5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