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历二月初二龙抬头由来及发展历史( 七 )


老百姓认为土地公很老实 , 一年到头总没有什么吃 , 就在每年农历二月初二煎荷包蛋送给土地公吃 。并把每年这天定为土地公的生日 。
土地公与五祀
农历二月初二 , 农家户户都舂冬米粿 , 并用手捏成一块形状象圆饼一样 , 有大有小 。每块粿面印有瓜果和稻穗状等花纹 , 以象征兴旺吉祥有财气 , 俗称“土地公粿” 。并备好牲醴、酒馔、果品等供筵 , 焚香虔诚致祭于家堂供奉的土地公神位——福德正神神龛前 , 以祈福报功 , 求赐五谷丰登 , 六畜兴旺 , 招财进宝 , 合家平安 。在当日或在三天内 , 家长携带儿男分别到所耕作的田片 , 在其田岸壁上压上几张福金纸 , 叫祭“田头土地” , 以祈年冬好收成;同时 , 趁此告知下辈所属田产业份 。俗话说:“吃了土地公粿 , 裤筒卷起起” 。此日后 , 农民就着手“一年之计在于春”的农事活动 。工商界的亦于二月初二奉祀福德正神 , 虔诚致祭 , 而且又在每年农历二月至十二月的初二、十六都做“牙” , 其中二月初二为“头牙” , 七月初二为“中牙” , 腊月十六为“尾牙” 。
人非土不立 , 非谷不食 , “土”能生万物 , 养育人类繁衍生息 , 其功德厚大 , 就奉若神明 。自古以来 , 人们以土地为“神” , 尊土地为社神 , 民间称“土地公” 。当今习俗雕塑或绘画土地公像 , 大多数是白发髯髯 , 右手拿着龙杖 , 左手执元宝 , 又称“老土地” , 又称“后土”、社公 。他既执掌土地行政 , 又兼理财务 。我们常听到“赚土地公钱”、“土地公送钱”之类俗语 , 说的就是这个意思 。以往人死后 , 上山挖墓地 , 要向山土地压纸钱租山 , 出殡行列中要抛撒纸钱——买路钱引行;进葬时 , 先以酒馔、金纸焚香奉献 , 以求佐理亡魂引渡安息之事务 。可以说土地公集“地政、财政、德政”于一身 , 职责之重要可见一斑 , 古例列为“五祀”之一 。
“五祀”者 , “户、灶、中溜、门 , 行也”(《礼祀·曲下礼》中‘祭五祀’郑玄注) 。“祭五祀”即祭户神、灶神、土神(中溜)、门神、行神 。民间所供奉的土地公 , 大概有两种:
①庙、寺、祠、堂及工商农牧户等 , 都是供奉“福德正神” 。
②在坟墓边祭祀“后土”(山神土地总代表)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