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爱的安德烈|《亲爱的安德列》读后感( 五 )
5、你怎么应付人们对你的期许?
妈妈说 , 一半人赞美她的同时 , 必定有一半人在批判她 。所以 , 人们的“期许”是一种她必须学会去“抵御”的东西 。
6、这世界你最尊敬谁?给一个没名的 , 一个有名的
妈妈说 , 没名的 , 她尊敬那些扶贫济弱的人 , 尊敬那些在实验室里默默工作的科学家 , 尊敬那些抵抗强权坚持记载历史的人 , 尊敬那些贫病交迫仍坚定把孩子养成的人 , 尊敬那些在群众鼓噪中仍旧维持独立思考的人 , 尊敬那些愿意跟别人分享最后一根蜡烛的人 , 尊敬那些在鼓励谎言的时代里仍然选择诚实过日子的人 , 尊敬那些有了权力仍旧能跪下来亲吻贫民脚趾头的人 。有名的 , 她尊敬几乎所有历朝历代名人 。
7、如果你能搭“时间穿梭器”到另一个时间里去 , 你想去哪里?未来 , 还是过去?为什么?
妈妈说 , 她想去“过去” , 想看一看人纯粹的星空下如何做出伟大的思想 , 想走遍孔子所走过的国家 , 穿越每一条巷子 , 听每一户人家从厨房发出来的声音 。可她也想去未来 , 想看看儿子们是否幸福 。
8、你恐惧什么?
妈妈说 , 她恐惧抢劫所爱 。恐惧失去所能 , 恐惧失去 。
应该说 , 安德烈的提问很大胆 , 而妈妈的回答也非常直接 , 让人觉得很意外 。虽然有一些回答太过理想 , 但妈妈的回答还是让儿子比较震惊 , 他没想到原来妈妈眼中的世界竟是这样的 。
安德烈与妈妈在讨论是否长大的话题时 , 妈妈提到一点:在欧洲 , 人们称呼人是看年龄 , 只要满十四岁 , 对于孩子就用“您”来称呼;但在中国 , 看的却是辈分 , 不管几岁 , 只要站在爸妈身边 , 就是孩子 , 就不是讲话的对象 , 要请大人来“代言” 。妈妈终于看明白了 , 两个儿子都分外地盼望着独立 , 盼望着远离母亲的羽翼 , 他们不希望母亲一直待在身边 。
通过这本书 , 能看得出来 , 成年后的安德烈与母亲龙应台之间的交流步入了一个新阶段 。这就像龙应台在序言里所写 , 随着写信的深入 , 妈妈还是原来那个妈妈 , 但儿子却一点点成熟起来 , 慢慢能够理解为什么母亲常常会焦虑 , 能够感受到母亲心中的爱 。
真的很不容易 , 两代人能够像朋友一样坐下来 , 用两种语言沟通交流 , 非常不容易 。正如龙应台所说 , 这个过程很艰辛:首先安德烈用英文写信给她 , 然后她把安德烈的信翻译成中文 , 并且通过国际长途电话与安德烈不断确认用词是否恰当 。然后妈妈用英文写回信给安 , 并且再用中文重写一遍 , 很辛苦 , 很累 。但正是这美好的过程 , 也许将成为安德烈一生中最美好的阶段 。两代人的思想可以在同一个平台上碰撞 , 思想的火花也正是这样产生的 。读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