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读书笔记|《教师做科研》读书笔记( 十 )



作为一种表达训练,教师在叙事论坛中要敢于并善于表达自己,在对话中不断地提高自己 。

(三)参加学术会议

中国学术会议在线 机遇总是垂青那些有准备的人 。

三、教师表达的方式

(一)教育日志

教育日志更需要与他人交流阅读,共同讨论 。萧伯纳说:“你有一个苹果,我有一个苹果,彼此交换一下,我们仍然是各有一个苹果,但你有一个思想,我有一个思想,彼此交换,我们就有了两种思想,甚至更多 。”

(二)教育随笔

苏州大学朱永新教授认为:“写教育日记和教育随笔的好处在于‘能够自己和自己对话,是一个人成长的重要法宝’ 。”教育随笔对教师本身的成长是具有重要意义的,它能够激发教师的潜力,让教师不再被动地发展,改变教师的行走方式,促使教师迅速成长,为成为“名师”奠基,并在此中提升职业的价值感与幸福感 。

爱因斯坦说:“人的差异在于业余时间 。”

可浏览“教育在线”或名师的教育博客等 。

第十一章 不断反思

一、反思的过程

(一)识别问题

(二)描述情境

(三)分析与重构

二、反思的内容

(一)反思课堂的教学行为

(二)反思教育价值及自我价值观

三、反思的工具

(一)回顾反思

1.反思日记

2.教学后记

(二)观察反思

1.课堂观察反思:

①记录教师讲授的时间、学生活动的时间、师生分享的时间 。

②记录师生提出问题,对提问的水平、提问的方式、应答的策略和互问的对象做定性、定量的分析 。

③记录学生参与的人次、个体参与交流的频次、不同小组或个人完成练习的时间差异和有效程度的差异,教师依次做个别指导 。

④记录媒体的设计和学具的选择是否直观、形象和生动,呈现的时机是否适当、合理,演示的时间是否能兼顾不同学生的需要,以及教与学内容的联系是否和谐、默契、相融 。

⑤记录小组学习时学生独立思考的时间和行为,互相倾听、陈述和修正是否有序和有效,教师如何面对质疑、提问做个别指导等 。

2.录像反思

(三)对话反思

第十二章 形成专业社群

一、专业社群的特点

(一)共享互惠

(二)鼓励合作

(三)平等对话

二、专业社群的类型

(一)校内专业社群

(二)校外专业社群

三、专业社群的建构与运作

(一)专业社群建构策略

(二)专业社群的运作 读书笔记》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