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读书笔记|《教师做科研》读书笔记( 八 )



当读书形成兴趣的时候,当读书还没有养成习惯的时候,读书自然也成了教师的负担,“没有时间”顺理成章地成为逃避读书的最好借口 。

魏书生:“看多家之言,要用去一部分时间,形式上看影响工作 。实际上,正因为看书,才看清了日常工作中有哪些是无效劳动,从而去掉它;因为看书,才学了更科学的、更有效的教学方法;因为看书,才使教学管理更制度化、系统化、科学化,从而提高了工作效率 。”

累土成丘,积微成著 。

(二)促进自身发展

1.提升教学专业知识和能力 。

2.提升教学科研能力 。

3.提升道德素养 。

(三)享受职业幸福

1.进步和成功:最直接的职业幸福感来源

2.学习治疗:幸福也会被传染

窦桂梅:“只有读书,教师才能由改变自己的心态而改变自己的状态,从而改变一个人的容颜 。”

案例9—7做一名幸福教师

一个幸福的老师应在读书中成长自己,在教育中成就自己 。Xx老师不赞成教书型的老师,不认同“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的老师,不愿做“燃烧自己,照亮别人的老师”,而应该在照亮别人的同时也照亮自己 。他认为应该努力成为研究型的老师,不断地储蓄自己的知识,丰富自己的生活,在照亮别人的时候也能看到自己生命的灿烂 。他博览群书,浏览和摘抄了古今中外的教育名著,时时刻刻感受到浓郁文化的熏陶 。他像影片《乡村教师》中的女教师,他像《铭记你的宽容》中的那位美术老师,在教育中成就自己 。

3.享受学习:幸福的最高境界

二、教师学习的方式

(一)批判性阅读

(二)研究型阅读

(三)交往性学习

1.积极阅读与聆听学术讲座

2.主动融入专业性交流

3.与专家合作研究

三、教师学习的内容

案例9—14 读什么书

是否具有完善的知识结构将最终决定我们在教育这条路上能够走多远 。

教育理论和人文素养方面的书:

苏霍姆林斯基的《给教师的建议》、洛克的《教育漫话》、夸美纽斯的《大教学论》、冯友兰的《中国哲学简史》、老子《道德经》、弗洛伊德的《梦的解析》等,以及中外大量的儿童文学经典 。

(一)学科知识学习

(二)教育知识学习

1.学科教学法知识学习:《语语文教学论》、《语文课程与教学论》、《小学语文教学论》、《中学语文教学论》、《窦桂梅与主题教学》、《李镇西与语文民主教育》《于漪与教育教学求索》等 。

2.关于“儿童”的知识学习

教育是培育生命的教育,是保障生命成长的事业,教育的根本问题是关于儿童的问题 。

有人曾提出,教师是一个冒险甚至危险的职业,伟人和罪人都可能在他的手中形成 。因此,了解、学习关于儿童的知识、不断走进他们的生活世界、亲近他们的心灵世界,是每个教师一生的必修课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