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读书笔记|《教师做科研》读书笔记( 七 )



一次课堂发言改变了一个学生的自卑心态,一次谈心化解了一对积怨已久的矛盾,一次活动改变了一个班的班风,一句话改变了某人的一生等 。这种标准文本是教育叙事的大忌 。

好的教育叙事应该能让人感受到教育过程的艰辛,看到师生互动时心灵的碰撞和交流,体会到教师的实践智慧 。因此,在教育叙事中可以关注教学中的关键事件,包括那些能感到特别兴奋的“高峰体验”和有些失落的“低估体验” 。还可以关注专业生活的压力与问题,陈述自己日常教学中感到棘手的问题、矛盾、冲突、挑战,以及自己的尝试 。

⑵深度描述:叙事文本主要采用深度描述的手法来对事件进行描述、解释和说明,以开放的形式透露出更多的信息 。“叙事文本的写作要研究者通过对事件、人物、场景的深度描述,栩栩如生地刻画出事件的全貌,使读者对事件有一个整体性、动态性的把握 。同时,事件背后的意义要在故事讲述之中自然地显现出来 。”

⑶深度诠释 。有三种途径:一是归纳思路 。二是演绎思路 。三是归纳与演绎相结合的思路 。

4.叙事文本的形式要求 。

⑴标题新颖 。⑵主题鲜明 。⑶内容真实 。⑷情节生动 。⑸意义深刻 。

案例8—4 罚站任安妮——我永久的痛

绝不再对迟到的学生罚站 。

为了“严肃纪律”这个目的,付出的代价是——伤害学生的尊严!

教育,绝不能为了目的而不择手段!

尊重学生,并不能代替教育本身——这是教育的前提,剥夺了学生的尊严,就剥夺了教育的全部!(李镇西老师教学生涯中发生的一个故事 。)

(二)个案文本的创作

(三)报告文本的创作

报告文本的组成要素:

⑴教育调查报告:题目、署名、“摘要和关键词”、前言、正文、“结论和建议”、附录 。

第一,标题 。要用一句话点题,反映研究的主题 。

第二,署名 。包括集体署名和个人署名 。

第三,摘要和关键词 。要求突出重点、内容精练、观点明确,一般不用第一人称 。300字以内为宜 。

第四,前言 。

第五,正文 。常见的有两种模式:一是并列法 。二是逐步深入法 。

第六,结论和建议 。

第七 。附录 。

(四)论文文本的创作

如何写就一篇好论文:

⑴坚持阅读 。⑵勤于思考 。⑶持之以恒 。

第三部分 教师做科研的基本保障

第九章 持续学习

一、教师学习的目标

(一)改进教学实践

教育教学是教师安身立命的根本,教师的首要职责是上好课 。因此,教师学习的目标首先指向教学实践的不断改进和教学效率的不断提高,这也是教师终身需要奋斗的目标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