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读书笔记|《教师做科研》读书笔记( 六 )
我的研究兴趣是什么?为什么会对此感兴趣?前人都进行了哪些研究?(需要进行文献回顾)我又期望能发现些什么?其次是聚焦问题 。
(二)选择研究对象
(三)收集资料
(四)整理分析资料
(五)创作教育叙事文本
第八章 研究文本创作的方法
(一)数据资料的整理和分析
1.SPSS概述
(二)文本资料的整理和分析
1.文本整理和分析的意义
2.资料整理的具体要求:⑴整理须及时 。⑵整理须全面 。⑶整理须客观细致 。⑷整理资料时辅以适当的主观感受 。⑸加强资料的管理 。陈向明教授建议:在具体整理资料之前,可以先为每一份资料编号,然后在这个基础上建立一个编号系统 。编号系统通常包括如下几个方面的信息 。①资料的类型(访谈、观察、实物) 。②资料提供者的姓名、性别、职业等有关信息 。③收集资料的时间、地点、和情境 。④研究者的姓名、性别、职业等相关的信息 。⑤资料的排列序号(如对××的第一次访谈) 。为方便起见,我们可以给每一项赋予一个标号 。比如,有关被访者的职业,可以用JS表示教师,XS表示学生 。所有的书面资料都应该加上编号,并且标上页码 。资料编好以后,应该复印一份,以便分析时用来剪贴和分类 。原件应该保持原封不动,以便今后查找 。综上所述,文本和实物资料的整理应力求及时、全面、细致、有序、有效,便于随时翻阅和查找 。
3.资料分析的操作步骤:⑴阅读资料⑵编码:完成一份资料的编码后,可以将所有码号及其代表的意义抄写到另外一张纸上,与原始资料订在一起,以便今后查找 。⑶系统分析资料:经典的方法是穆勒五法(求同法、求异法、共变法、剩余法、求同差异法) 。⑷资料分析的系统化管理 。
4.资料分析的具体手段:⑴写作分析⑵图表分析⑶对话分析 。
(三)实物资料的整理和分析
1.实物的类型和整理 。
2.实物分析的特点和作用:实物可以表达语言所无法表达的思想和情感,比语言更有说服力 。⑴有助于提升资料综合分析的效果 。⑵有助于增强研究的说服力 。
(四)文献资料的整理和分析
(五)概念和理论的形成
二、文本创作
(一)叙事文本的创作 。
1.叙事文本的叙事方式:一是旁观者的视角 。二是参与者的视角 。
2.叙事文本的写作框架 。
旁观者视角,其写作框架为:研究背景→研究过程与方法→结果与分析→结论 。
参与者的视角,其基本框架是:问题的产生→问题解决的过程→问题解决的结果 。
3.叙事文本的写作技巧 。
⑴关注复杂教育情境中的心灵体验 。
推荐阅读
- 工作计划|小学英语教师个人研修计划2022
- 工作计划|高三地理教师工作计划2022
- 工作计划|幼儿园教师校本研修个人计划
- 工作计划|小学语文教师个人教研工作计划2022
- 工作计划|2022年托班教师工作计划
- 工作计划|2022幼儿园大班教师工作计划
- 工作计划|幼儿园中班教师工作计划2022
- 工作计划|幼儿园小班教师工作计划范例
- 工作计划|2022幼儿园教师个人工作计划
- 工作计划|2022年教师个人发展计划书怎么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