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黎圣母院》读后感( 三 )
教堂里面是那么的阴森恐怖 , 这让人联想到在宗教的遮拦下 , 当时社会是怎样的肮脏和败坏 , 真善美的宗教和利用宗教制造血腥事件 , 形成了强烈的感官刺激 。通篇都是在这样的对照下进行的 , 让人的心灵深刻的体会出迷茫 , 困惑 , 和不安 , 如果有一把利剑 , 你会尽你的全力去刺破那层蒙在社会上空的阴云 , 那阴云是邪恶的 , 你对它充满了愤怒和鄙视 , 就像书里面的那些流浪汉们对待社会的疯狂的报复 。可是你不能 , 因为如果你想刺痛那些邪恶 , 你就先要将代表着真善美的上帝打倒在地 , 那是多么残酷的事情啊!还有比人丧失本性更悲哀的么!
一打开这本书 , 一个个鲜活的性格展现在眼前 。美丽纯真的埃斯梅拉达;相貌十分丑陋 , 但内心十分高尚的卡西莫多;阴沉虚伪、心狠手辣 , 为达到目的不择手段的巴黎圣母院副教主克洛?德弗罗洛 。
美与丑是相互并存的 , 没有美就无所谓丑 , 有了丑才会更显现出美的存在 , 美不可能十全十美 , 丑也未必没有一处闪光点 , 美与丑只是相对而言诉 , 外表美的东西 , 不一定有心灵上 , 内在的美 。外表丑的东西 , 也许它的内心才是最美的 , 况且有时?候 , 最美的东西往往是最丑的 , 最丑的东西却是最美的 , 美与丑 , 不像真与假地 , 对与错那样昭然若揭 , 经谓分明 。“丑到极致便是最美 。”
人间的真善美 , 并不是那光秃秃的虚荣的外表和假意的真诚 , 而是一点一滴对它的执着和追求 。
雨果的这篇著名小说向人们报露了黑暗社会的本质 。
在真实社会中 , 那些外表似正人君子的人太多了 , 可是内心也像外表一样纯洁、美丽的人屈指可数 。
这篇小说告诉我们 , 不要被那些虚伪的外表所蒙骗 , 时间长了 , 你会对它的好与坏 , 美与丑渐渐变得模糊 , 所以 , 看一个人 , 要看透他的心灵深处 。
《巴黎圣母院》读后感(二)
卡西莫多有着丑到极点的相貌:几何形的脸 , 四面体的鼻子 , 马蹄形的嘴 , 参差不齐的牙齿 , 独眼 , 耳聋 , 驼背……似乎上帝将所有的不幸都降临在了他的身上 。雨果塑造的绝不仅是一个简单的“丑八怪” , 他赋予了卡西莫多一种“美丽” , 一种隐含的内在美 。卡西莫多的外貌丑陋 , 但是他的内心却是高尚的 。他勇敢地从封建教会的“虎口”中救出了爱斯梅拉达 , 用“圣殿避难”的方法保住了姑娘的性命 。在圣母院中 , 卡西莫多无微不至地照顾爱斯梅拉达 。最后 , 卡西莫多在众人的嘲笑声中戴上了“丑人王”的花环;他誓死保护爱斯梅拉达却又是道貌岸然的克洛德的帮凶;他刚在钟楼上目视着自己心爱的姑娘嫁给了“绞架” , 却又不得不再将自己的“再生父母”摔成碎片……作为一部浪漫主义著作 , 戏剧性的场面即给我们以扣人心弦的震撼 , 又把人物之间和自身内心和的矛盾冲突表现得淋漓尽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