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土中国读后感( 二 )
虽然乡土社会的“礼”具有合理性,但它对于现代社会来说是不适合的 。从费孝通先生在书中表达的一些观点中可以知道,传统的社会以一个个小乡村为单位组成的 。乡村的流动性很小,人们彼此熟识,因而变动性也小,人们之间靠经验形成相处的规则也为彼此熟识 。这套规则世世代代稳定地流传下来且被认同 。因此,年纪越大的人由于有更丰富的经验,所以对于这套规则更熟悉 。当有冲突发生时,往往年纪大,有威望的人当起仲裁者,给冲突双方评理 。由于人们对规则的认同与对年长者的信任,这些裁决往往足以另他们信服,从而他们可以不采取“法”来解决问题 。
现代社会是一个具有高度流动性的社会,我们每天都将接触各种不同的人,用费孝通先生的话说,“现代社会是个陌生人组成的社会” 。于是乡土社会的“礼”起着越来越小的作用,取而代之的是更加复杂的法律 。打官司如今是很常见的事情 。法律是适应这个时代发展产物 。在我看来,当今社会的普通人一般很难做到像乡土社会的人们信仰“礼”一样信仰法律 。因为“礼”在乡土社会的人们看来是被实践检验过的适合社会的规则,也是时代相传的人们理应熟记的规则 。而在当今中国,法治的发展历史还太过短暂,法律暂时还不能做到像“礼”一样深入人心,为人所信仰 。但我也相信,随着法治社会的不断发展、健全,法治取得良好成果并获得人们的认同时,法律的基本原则不断为人所认知时,法律信仰将在社会树立,整个社会变得更加有序 。
虽然对于这本书,我还有许多不太理解的地方 。90后的我没有经历中国传统社会,对于中国的一些独特现象往往熟悉却不知其因 。《乡土中国》帮助我了解到一些未曾体验过的传统,总的来说让我对传统中国社会的内在体系有了一定的了解 。
乡土中国读后感(二)
不论是一个什么样的社会,熟人社会即乡土社会,还是陌生人社会,都是由人组成的 。而这个社会所体现的特性,从根本上说也就是这个社会中大多数人所共同拥有的特点 。是这些特点决定了这个社会的特性 。所以要谈社会的特点,就必须先了解人 。
世界上民族众多,但几乎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的特点 。这些特点就是他们在长期的共同生活中逐渐形成的,包括风俗,宗教等等 。但是最重要的还是人的性格特点 。一个民族的性格是他们在特定的地理环境中长期形成和发展起来的 。
古希腊是西方文明的发源地 。希腊位于南欧,两侧分别是地中海和爱琴海,地形高低起伏,加上地中海气候,是不适宜发展农业的 。当雅利安人迁移到希腊时 。面对不同的生存环境,他们选择了不同的发展道路 。适宜农业发展的地方,后来就建立起“半权力社会” 。多数则选择了航海贸易的行当,形成了“城邦社会” 。航海就意味着不断的变化移动,不可能长期和固定的人交往,同时也得不断的和陌生人打交道 。航海和贸易也不可能完全依附某一样东西,所以他们之间表现出更多的竞争 。不断的移动和竞争最终带来了一种崇尚自由的品性 。在《圣经》中,时常可以看到先知们带着自己的部落迁移,同时也由于自由和反抗压迫等不断地进行战争 。
推荐阅读
- 三个傻瓜读后感
- 三角地读后感400字
- 容斋随笔读后感
- 撒哈拉沙漠读后感
- 如何说孩子才会听怎么听孩子才肯说读后感
- 三寄小读者读后感
- 日月读后感
- 三国志读后感2000字
- 撒哈拉的沙漠读后感
- 撒哈拉的故事三毛读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