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土中国读后感( 五 )


自私自利 。在《丑陋的中国人》中柏杨老先生提到的“臭鞋大阵“,就是自私自利的最好体现 。在每家的门前,除了一堆鞋外,还有很多乱七八糟的杂物,整个公共过道几乎被完全占用,家里面却干净的一尘不染 。当然这种状况随着公共意识的提高和物业公司的进驻有所好转,但在公共场所吐痰,乱扔垃圾,破坏公物等依然随处可见 。可见公共意识的淡薄 。
现在在农村进城务工是一种潮流 。农民工可谓是地道的乡土人 。农村人不常使用自己的名字,刚进城时他们每次使用自己的名字时总是别别扭扭的 。在农村名字只有上学等才会使用,而且都是别人在使用,平时使用的都是外号或者小名等,在刚进入城市这个陌生人社会时,他们是很不习惯的 。农民工打几年工挣够钱后,通常都是回家去修房子,然后娶妻生子,做点小买卖,平平凡凡的过完一生 。除了现在在城市立足很难外,他们的那种安土重迁的性格也是很重要的一方面
现在的农村了解法律的人越来越多,但是对法律的观念依旧没有转变过来 。法律只是一个工具,一个可以帮助自己把要不会来的钱要回来,得到应有赔偿的工具 。这相对于权利义务观念还有还有很远的距离,不仅要懂得维护自己的权力,还要知道自己有那些权利和义务和有积极维权和履行义务的态度 。()美国的一位90岁的老太太为了表达自己的政治观点,走了几千里路,最后终于到达了美国国会,被称为“90老太的长征“ 。她的行为不一定可取,但是她身上所有的这种意识确是非常值得敬佩的,美国联邦大法官称赞她说,”美国民主和法治的进步,就是靠像她这样的千万万人推动的 。“所以对于真正的法治,不是单靠普法就能实现的,还有最重要的权利义务观念的培养,中国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 。
在改革的大潮下,各种观念纷纷入主中国,中国再也没有几十年前那样全国统一的观念 。熟人社会也就是在这样的社会条件下,逐步解体,陌生人社会逐步完善 。
熟人社会在中国了这么久,它也并非一无是处 。熟人社会重道德 。我们都知道,道德和法律是社会的两大制约机制,法律只约束人的外在行为,而道德则更注重人内心的自我约束和社会舆论的谴责 。在熟人社会,道德发挥着良好的作用,做事讲究对得住自己的良心,乡邻之间的舆论则是一种很好的监督 。在陌生人社会里,道德的作用明显降低,穷凶极恶的犯罪也越来越多 。可以说乡土社会很有利于良好人性的培养 。法律是道德的底线,道德对法律的盲点有很好的描补作用 。
现在在城市里大多数人是各过各的,人与人之间的接触很少,那种远亲不如近邻的生活越来越少,这也造成了人情的冷漠 。随之而来的焦虑症,忧郁症等也越来越多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