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管理读后感( 二 )


一、立足”三公“原则 。”公开、公平、公正“是企业改制的基本原则 , 也是做好职工思想工作的基础条件 。”三公“的重点是抓好”公开“ , 着力在”公开“上形成硬制度 。一是公开内容具体 。根据企业的改制形式 , 确定不同形式需要公开的内容 。包括清产核资、资产评估、资产处置、人员分流方案等情况 。二是公开范围明确 。根据不同情况明确不同的公开范围 , 这个度必须把握好 。有的情况应该向职工代表公开 , 如改制初步方案等 , 先听取他们的意见和要求 , 争取他们的理解支持;有的情况应该向全体员工公开 , 如资产、债务、人员情况 , 改制程序和改制政策等 , 让他们拥有知情权、监督权;有的情况应该向社会公开 , 如企业资产状况、出售意向等 , 让社会法人、自然人参与竞标 , 实行阳光操作 。三是公开形式规范 。公开形式很多 , 包括召开会议 , 张贴公告 , 通过电视、报刊、局域网等媒体公开 。坚持”三公“原则 , 提高工作透明度 , 引导员工能够立足企业现状实事求是思考自身利益 , 自觉做到上下一心 , 同心同德 , 共渡难关 。
二、切准思想脉搏 。思想工作不是空洞无物的理论说教 , 不是没有边际的夸夸其谈 , 徒托空言不能收到任何效果 。思想工作只有切准思想脉搏 , 才能做到有的放矢、对症下药 , 收到事半功倍之效 。一要变换角度 , 换位思考 。有的同志做思想工作 , 磨破嘴皮 , 苦口婆心 , 总不能引起职工共鸣 , 很大程度是说话办事的立足点都是把自己放在员工的对立面上 。失去这个立足点 , 不但违背”三个代表“的基本要求 , 而且实际工作也收效甚微 。企业改制思想工作的立足点 , 一定要放在政府、企业、职工三者利益统一的角度上 , 困难企业更需要强调维护员工利益 , 把应该解决的问题解决好 。在这个基础上 , 说话办事就能与员工思想合拍 。二要深入实际 , 摸准动态 。企业改制要经历若干过程 , 每推进一步 , 员工都有自己的看法和想法 。只有深入基层 , 广泛接触才能及时了解他们的意见要求 , 掌握他们的实际心态 , 使思想工作更加贴近实际 。三要多方兼顾 , 综合平衡 。企业改制带来的利益调整是多层面的 , 干部与职工、老职工与新职工、在职人员与离退休人员 , 其想法各各不同 。思想工作不能笼而统之 , 应当因人而异 , 及时把握各个层面的思想情况 , 从中找出特殊性和同一性 , 这样才能真正切准思想脉博 , 形成兼顾各方利益 , 公正合理的操作方案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