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20项修炼读后感( 二 )


新课程理念下的教学要求教师要进行反思 , 这也有别于传统教学的一种新思想和新做法 。教师的反思也给我留下深刻的印象 , 也就是说我们每做完一件事 , 每上完一节课都要学会反思 , 不一定说做得不好才反思 , 做得棒的地方就好好的记录下来 , 做得不好的地方多多想为什么?去寻求解决的办法 。只有反思才能有意识的觉醒 , 我们教师反思的是自己在教育教学过程中的理念和行为 。反思要有目的 , 反思的目的是要更新观念 , 完善自己在教学过程中不够的地方 , 因此 , 自己要做到心中有数 。盲目的反思 , 是没有结果的 。对我们老师来说 , 就是对教学进程安排是否合理、上课的程度、学生的理解程度等 。因此作为教师来说 , 决不能“以不变应万变” , 用自己的经验来应对不断变化的新形势 。反思 , 就能帮助我们更好的应对新的情况 , 新的要求 。
书的封底写着一段话:教师啊 , 无论你是否伟岸英俊 , 是否靓丽动人 , 只要你注重修炼自己的气质 , 你的形象就会价值连城 , 只要你注意修炼自己的专业品质 , 你就会对学生具有百般的感动力、感化力、感召力 。值得我们作为人民教师去认真品味 。

教师20项修炼读后感(二)
第一篇修炼教师形象中有这样一节:教师的习惯——习惯成就人生 , 是我感兴趣的内容 。
这一节一开篇就有孔子的一句话:少成则若性也 , 习惯若自然也 。什么习惯?书中说:习惯是一种惯性的行为、惯常的行为、常见的行为 。我觉得 , 习惯是一种重复性的 , 无意识的日常行为规律 , 它往往通过对某种行为的不断重复而获得 。人是一种习惯性的动物 , 我们每天高达90%的行为是出自习惯的支配 。可以说 , 几乎在每一天 , 所做的每一件事 , 都是习惯使然 。常常 , 在我们的身上 , 有一些习惯 , 我们不以为然 。然而作为教师 , 这些习惯往往超出了个人的意义 , 会在不经意间直接或间接给孩子们带来种种影响或伤害;常常 , 有一些事情 , 我们做着、做过 , 却没有仔细去想“该不该”和“怎么样” 。然而对于我们教育者 , 这些事情因为联系着一个个活生生的生命 , 所以值得去思索与拷问 。幸运的是 , 我们每个人都有有效地改变我们习惯的这个能力 。改变习惯的关键是什么呢?自我控制的能力、长期的坚持不懈、长期的累积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