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市 “我必须上船才能找到证据!”


天津市 “我必须上船才能找到证据!”
文章图片

天津市 “我必须上船才能找到证据!”
文章图片

天津市 “我必须上船才能找到证据!”
文章图片

夜已深了 , 火灾物证鉴定中心实验楼里一间办公室的灯还亮着 , 一位已过知命之年的研究员在显微镜前 , 眯着眼睛专注地观察着金相显微镜中从“北京4.16储能电站火灾”现场提取的物证 , 胸前斑驳的吊牌触碰到了仪器 , 发出清脆的声响 , 牌子上赫然写着“不屈不挠 , 不卑不亢 , 不偏不倚 , 不真不求”......
▲鲁志宝对电气火灾物证进行观察检测
▲鲁志宝利用色质谱仪器对火场残留物进行检测鉴定
在从事火灾事故调查与物证鉴定工作的32年里 , 他参与了火灾调查事故500余起、其中重特大火事故百余起 , 鉴定物证万余件 , 他像一颗螺丝钉一样将自己“钉”在火灾事故调查现场 。
他先后承担了20余项国家级、部级和局级科研项目 , 荣获公安部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 , 三等奖2项 , 局级一等奖2项 , 二等奖1项 , 三等奖3项 , 主持制订标准10余项 , 2019年被应急管理部消防救援局评为“优秀党务工作者”“改革转制教育整训先进个人” , 2021年获评天津市优秀共产党员 。 他带领团队跃升为国家火灾事故调查“主力军”“国家队” , 领跑全国火灾物证鉴定技术研究领域 , 荣获天津市工人先锋号、应急管理部消防救援局先进基层党组织 , 天津市市级机关“基层党建工作示范点”“先进基层党组织” 。
他就是应急管理部天津消防研究所火灾物证鉴定中心主任、研究员——鲁志宝 。
外人眼中 , 他 , 身形挺拔 , 目光如炬 , 似乎身体里有台永动机 , 总有一股子用不完的劲儿 , 全年无休 。
而他自己心里清楚 , 自从32年前 , 踏入“火调”大门 , 心里这份火热的干劲儿就是要完全奉献给党和人民的 。
▲鲁志宝勘查天津蓟州莱德商厦“6.30”火灾现场
“火”一般的炽热初心32 年前 , 22岁的鲁志宝从天津大学精密仪器系分析仪器专业毕业 , 正值天津消防研究所计划招录分析仪器专业应届毕业生从事火灾物证鉴定工作 , 他凭借优异的成绩和对口的专业顺利进入天津消防研究所 , 从此 , 与火灾事故调查和火灾物证鉴定结下不解之缘 , “火调”也成了他始终热爱并为之付出数十年的事业 。
“我是幸运的 , 从事火灾物证鉴定第一天就师从当时全国知名的火调专家” , 提起刚踏入“火调”这一行时的情景 , 鲁志宝兴奋而激动 。 “当时我经常跟随刘良彬、耿惠民两位专家去现场、搞研究 , 两位老先生都很赏识我 , 也愿意带我去现场 。 ”在与老专家一同工作的日子里 , 鲁志宝仔细学习他们的工作思路、办案方法、勘查技术和鉴定手段 , 尤其是遇到重特大火灾事故和疑难火灾事故时 , 他更是精神百倍 , 认真领会他们对于火灾事故总体脉络的把握、辨识和判断能力 。
一次火灾事故调查让真相浮出水面 , 也让他体会到了“不真不求”四个字背后的深刻含义 。
1994年10月30日 , 某市中医学院发生一起重大火灾事故 , 造成12名女大学生死亡 , 当地消防机构最初认定的起火原因是电热毯故障引发火灾 , 并在媒体上公布了调查结果 。
为确保起火原因的准确可靠 , 原公安部消防局指派刘良彬赴事故现场复查指导 , “火调”新人鲁志宝也随同前往 。 经过连续两天的现场勘查 , 最终在正对宿舍门的床下发现了不规则液体的流淌痕迹 , 正是这个典型的低位燃烧痕迹 , 让刑侦部门很快锁定了犯罪嫌疑人 。 经连夜审讯 , 犯罪嫌疑人供认了因感情问题 , 将装有汽油的塑料桶 , 通过宿舍门上的小玻璃窗投入室内 , 并将火源投入室内引发大火 , 后从屋外将房门锁上 , 导致屋内12名女大学生当场死亡 。
通过这次火灾事故调查工作 , 鲁志宝对现场勘查和痕迹提取工作的精髓有了更深入的理解 , 老专家身上宝贵的技术经验和坚持不懈的优良品质深深影响着他 , 也让他更加坚定了终生献身火调事业的决心 。
别人眼中不知疲倦的永动机永远冲锋在前的战士2001年 , 34岁的鲁志宝破格成为最年轻的公安部火灾事故调查专家 。 崇高的荣誉意味着身上的担子更重了 。 不管是蹚过强酸积液挺进现场 , 还是在随时可能二次爆炸的事故现场 , 亦或是在缺氧闷热的矿井下 , 他的身影总是冲在最前面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