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振宁还一手促成中国科技大学少年班的创建和第四代光源——X射线自由电子激光试验装置的大项目在中国落户 。
杨振宁的破冰之旅更是在华人圈里引起了轰动和积极的反响 。 在杨振宁之后 , 大批华裔学者逐渐消除了顾虑 , 纷纷申请回国探亲、访问、旅游 。 这其中 , 最有名的是以林家翘为团长、包括任之恭、何炳棣在内的20多人华裔著名学者访问团来到中国 。
除此之外 , 杨振宁在回国之后 , 并没有养老 , 从2004年开始 , 杨振宁就一直在清华大学授课 , 以清华大学名义发表SCI论文几十篇 , 短时间内将清华三个物理研究领域提高到世界一流 , 杨振宁还个人捐献600万美金以上给清华大学 , 用于引进人才 。
杨振宁对中国的贡献还有利用自己的影响力招揽人才回国 , 杨振宁邀请、安排了林家翘、聂华桐、姚期智、张首晟等世界顶级科学家到中国工作 , 其中做到中科院外籍院士的就有7人之多 , 作为首位获得图灵奖的华人科学家 , 姚启志姚期智普林斯顿大学终身教职 , 在清华大学建立起高标准严要求的计算机科学实验班即清华姚班 。 杨振宁还推动了北京清华大学高等研究中心的创办 。
他甚至还因为频繁前往中国 , 和陈省身 , 邱成桐一起参与保钓运动 , 引起美国中情局人员对他盘问 。
从1971年归国第一人 , 到2003年归国定居 , 几十年如一日的为中国高等教育所做的努力 , 不仅不收一分钱 , 还捐出了几乎大部分身家 , 对各种中国科教事业募集了大笔资金 。 再加上这些年在各个领域做的贡献 , 尤其是他的爱国热忱 , 谁能说杨振宁没有为国家做一点贡献呢?
杨振宁和邓稼先的区别
至于拿杨振宁和邓稼先等人对比 , 杨振宁本来从事的就是理论物理工作 , 研究两弹一星本来就不是他所擅长的 , 早在1943年的时候 , 杨振宁就有学习实验物理为国效力的打算 , 当时他被赋予了学习高压电实验的任务 , 填补国内空白 , 尽管当时国内的物理学家都认为他更适合理论研究 。
“我总得回中国去 , 回国后 , 我觉得理论物理没有什么用 , 中国需要的是实验物理 , 所以我要做这方面的工作 。 ”在去阿里森的实验室前 , 杨振宁对他的导师费米说 。
然而他确实在实验物理上没有天赋 。 在实验室20个月都没有进展 , 最终转向理论物理的研究 , 才顺利毕业 。 杨振宁并非没有往实验物理方面发展的努力 , 但是他的确是不适合 。
而当时的新中国百废待兴 , 对理论人才需求比较少 , 杨振宁很难有发挥的空间 , 除此之外 , 中国当时许多学科还没有建立 , 无论是设备还是资金都紧缺 。
除此之外 , 杨振宁的妻子是杜致礼 , 杜致礼的父亲是杜聿明 , 在种种条件下 , 杨振宁最终没有回国 。 可以说杨振宁那个时候回国 , 反而无用武之地 , 是物理学发展的重大损失 。
邓稼先的确很伟大 , 但是杨振宁也有自己的家国情怀 。 2019年 , 杨振宁获得求是终身成就奖 , 成为第2位获此奖项的科学家 , 也是25年来的第2位科学家 。 这项只颁给爱国科学家的华人殊荣奖项 , 上一次还是颁给了两弹一星元勋周光召先生 。 这也表明了华人社会对于杨振宁对国家和民族的巨大贡献的认可……
推荐阅读
- 新的文件格式帮助研究人员缩短DNA分析时间
- 2022 年12 个令人兴奋的里程碑事件
- 纳米晶体技术已成功应用于难溶性药物,以克服药物溶解度差的缺点
- 科学家成功地配制了,各种具有溶解和吸收行为优势的纳米晶体制剂
- 水不溶性药物由于溶解度低需要大量有机增溶剂,容易导致不良反应
- 斯坦福科学家用年轻人血液让老年人逆生长27%,或成延寿爆款
- 科学家证明了,纳米悬浮液中的真皮姜黄素纳米晶体,具有更好的皮肤渗透性
- 华林科纳氮化镓的大面积光电化学蚀刻的实验报告
- 出乎意料!2021年全球平均温“重回”3年前,地球是不是降温了?
- 好消息!乳腺癌新药Enhertu(DS-8201)获FDA优先审查:疗效击败T-DM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