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氧化碳|二氧化碳能合成淀粉了,以后西北风能吃饱?】在这个合成过程中 , 简单来说可以拆分成四个部分 。
首先把二氧化碳用无机催化剂还原为甲醇 , 然后将还原的甲醇转换成为三碳 , 然后是将三碳合成六碳 , 最后再将六碳聚合成为淀粉 。
据马延和研究员所说 , 这条合成路径 , 是自然界中不存在的代谢过程 , 是完全诞生于科学的新型代谢过程 。
并且这条合成路径的效率远高于自然生物过程 , 人工合成淀粉的效率约为传统农业生产淀粉的8.5倍 。
如果按照理想的情况来设想 , 1立方米的生物反应器年产量 , 相当于5亩玉米地的淀粉年产量 。
但是 , 大伙先别激动 。
诚然这是全球首创 , 还是国内首发 , 解决了有没有的问题 。
不过就算现在有 , 能不能却成了一个大难题 。
这项技术一出 , 许多人都幻想着以后就靠工厂生产粮食 , 反正原料就是二氧化碳 , 这不就摆明了随便造吗?
这个愿景是好的 , 方向也没错 。
但在这其中 , 有个很现实的问题摆在面前 , 那就是成本 。
植物生成淀粉 , 只需要二氧化碳跟水 , 还有一点点阳光就齐活了 。
可人工合成不一样 , 除了二氧化碳跟水 , 还要加入氢气跟10种催化酶 。
氢气在自然界中是几乎不存在的 , 想要得到只能分解或者合成 。
而催化酶 , 就是蛋白吞金兽 。
在整个技术上 , 最难、最费钱的点 , 就在于这10种酶的改造上 。
单从研究员不舍得弄多点淀粉做个馒头来看 , 这里面的成本肯定不低 。
不过研究员也表示了 , 以后会尝试改良合成过程成本 , 尽快进入商用环节 。
尽管前方道路崎岖 , 但我们已经开创了一条先路 , 接下来的路如何走 , 只需静待前方的科研人员给我们带来的利好消息 。
遥想起人工合成的历史 , 人类第一次人工合成蛋白质的壮举也是中国科学家在 1965 年完成的 , 人工合成牛胰岛素 , 也是从 0 到 1 的重大突破 。
现在这技术还在很初步的阶段 , 想要真正派上用途 , 可能还得走很长的研究路程 。
不过梦想还是要有的 , 说不定以后真的能靠吃西北风养活自己 。
三和大神们看到这技术 , 欣慰地笑了起来 。
推荐阅读
- 灵魂真实存在吗?科学家描绘出死后的世界
- 平行宇宙存在吗?消失多年的潘博文去哪了?为何说他从未出现过?
- 纳米技术已在创新药物研发中确立,它可以提高难溶性药物溶解度
- 古新世-始新世小球化学和碳同位素偏移开始的碳源
- 地球的姐妹星球——“地狱之星”
- 用于低混合电流驱动发射装置的激光粉末床融合增材制造的GRCop-84结构的分辨率和几何限制 (1)
- 社会对生物技术的关注
- 乙肝CAMs类化合物,早期药物开发,可破坏pgRNA衣壳内部逆转录
- 研究新突破!一种新的脱碳技术,可快速将二氧化碳气体转化为固体碳
- 第六次物种大灭绝或已开始!科学家:人类要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