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外有研究发现 , 银屑病间充质干细胞在增殖、凋亡、细胞因子分泌及抑制T细胞增殖能力等方面存在异常 , 免疫应答的相关基因表达谱较健康人存在差异 , 故认为 T细胞介导的免疫细胞失衡可能是银屑病发病的中心环节 。
目前研究聚焦于Th17、Treg及二者分泌的众多细胞因子 。 Th17是一种促炎性细胞 , 过度活化的Th17释放炎症细胞因子如白细胞介素17 (IL-17)、白细胞介素23 (IL-23)等 , 并与角质形成细胞、树突状细胞等共同作用 , 形成细胞因子瀑布 , 连级放大炎症反应 , 最终诱导角质形成细胞过度增殖、中性粒细胞聚集 。
相反Treg细胞主要通过分泌白细胞介素10 (IL-10)和转化生长因子(TGF-β)等抑炎性细胞因子 , 在维持机体免疫耐受、机体内环境的稳定中发挥重要作用 。 Th17 /Treg免疫失衡在银屑病的发生过程中起到关键作用 。 研究证实 , 银屑病患者皮损及外周血中Th17过度活化及增殖 , Treg数量减少 , 免疫抑制功能降低 , 可能是导致银屑病免疫功能紊乱的关键环节 。
我们都知道 , 间充质干细胞具有强有力的免疫调节能力 , 主要体现在其可分泌大量的可溶性细胞因子 , 如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M-CSF)、转化生长因子(TGF-β)、肝细胞生长因子(HGF)、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前列腺素E2 (PGE2)、白血病抑制因子(LIF)等 , 这些细胞因子可直接接触细胞 , 介导其免疫调节活性 , 或通过抗原递呈细胞参与介导免疫调节 , 或直接诱导T细胞凋亡 , 还可通过信号通路介导形成综合网络调控作用 。
银屑病作为一种由活性异常的T细胞介导的自身免疫性皮肤病 , 再加上银屑病患者的表皮间充质干细胞异常 , 那么输注外源性间充质干细胞治疗银屑病 , 正可谓“对症下药” 。 理论上这是行得通的 , 实际应用的效果又如何呢?我们不妨来看看相关临床试验的结果 。
2018年发表的一项临床研究表明 , 对一位患有严重银屑病的43岁男性进行自体间充质干细胞注射 , 在12个月的随访期间 , 患者皮肤质量明显改善 , 症状减轻 , 生活质量显著提高 。 在随访期间 , 患者没有使用额外的治疗或药物 。
在国内 , 研究者对1名患有头皮银屑病的男性患者进行局部间充质干细胞应用 , 连续治疗30天 , 在治疗开始前 , 头皮可观察到大量的银屑病红斑块 , 并附着着银色的鳞片 。 治疗一个月后银色鳞片和银屑病红斑块完全消失 。 PSSI评分从28分降至分 , 随访6个月后病情持续消退 。 在6个月的随访期间 , 患者没有服用任何其他药物 , 生活质量得到了改善 , 没有任何副作用 。
Ohashi K等人也报道了1例54岁男性具有长达10年病程的银屑病患者 , 给予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治疗后 , 在此后的8个月随访中 , 病情持续缓解 , 效果明显 。 因此 , 结合目前干细胞治疗银屑病的临床试验结果来看 , 尝试干细胞治疗银屑病 , 至少在理论上来讲 , 是非常值得去尝试的 。
我国银屑病的发病率为0. 47% , 约有590万人罹患此病 , 且每年新增10万病例 。 此病不仅损害患者健康 , 还严重影响到患者社交、工作和生活等方面 。 希望间充质干细胞早日应用于银屑病的临床治疗 , 让广大患者摆脱这种难缠的疾病折磨 。
推荐阅读
- 从生物制剂到干细胞疗法,银屑病逃离“无法治愈”的魔咒了吗?
- 互联网大佬们职业尽头竟然是生命科学,长生不老果然是人类永恒的追求?
- 皮肤病 别错把艾滋病当普通的皮肤病!皮肤有5种异常,可能是HIV感染了
- 银屑病 干细胞疗法在皮肤病领域的作用 看这一篇就够了
- 染色体 ?探索银河系的秘密,看不见的大质量恒星,是怎么形成的。
- 银屑病 如果月球离地球的距离是地球的两倍会发生什么?
- 银屑病 困扰曾国藩终身的这种疾病,如今用上造血干细胞迎刃而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