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极 “我终于踏上了没有你的世界”,聊《比宇宙更远的地方》( 五 )


瞧 , 这样就没什么怨念了 。
可是 , 有用吗?
佛家里说 , 这辈子人生中的相遇 , 乃至爱恨 , 都是前世的德怨积累——我肯定是不信这种话的 , 但这并不代表其他人不会信 。
对于一部分人 , 或许是心灵脆弱的人 , 在亲历了很多纠结之后 , 当倾听了很多故事之后 , 他们会逐步有自己的信仰 , 不管是自发的 , 还是引用的 。
然而 , 有时这种信仰并不【自然】 , 而且 , 容易崩塌 。



我突然想到一个极端例子 , 各路媒体会宣传爱情与婚姻的伟大与不朽——这只是它的一面 , 然而 , 还有它的另一面 。
然而 , 我感觉身边的故事都是素材:有谈了八年最后无疾而终的 , 有同居三年最后一拍即散的 , 有资深海王突然专一从良的 , 有纨绔世子瞬间洗心革面的 , 有相爱相杀欢喜冤家终成眷属的 , 有认识仨月闪电领证的……
虽然我可以心平气和的倾听别人的故事 , 虽然我可以听别人娓娓道来自己曾经的不堪 , 但我总觉得他们的那些“如果是种解脱 , 怎么会还有眷恋在我心中”, “很多事冥冥之中确有比想象里还要复杂的安排” , 更多像是“衣不如新 , 人不如故”的【借口】 。
从上至下 , 每个人都逃不过一段事业亲情友情爱情无一不在泥潭中挣扎的往事 。
生命里总是有人进进出出:有些人离开了 , 再也不会回来 , 有些人暂时离开了 , 还会回来的 , 有些人从没离开 , 一直在你身边 。 太寻常了 。


我想到了《在云端》(Up in the Air)中的一段台词 , 作为这一段的收尾吧 。

Tonight most people will be welcomedhome by jumping dogs and squealing kids.Their spouses will ask about their day and tonight they'll sleep.The stars will wheel forth from their daytime hiding places.And one of those lightsslightly brighter than the restwill be my wing tip passing over.

今晚很多人都会回家家里有蹦跳的小狗和尖叫的小孩他们的配偶会问他们一天过得怎样 , 然后睡觉 。 星星会从白天隐身的地方转出来 , 有些星光会比其他的稍微亮一些 , 那就是我飞过的痕迹 。



【6】思想的传承

这个部分还是因为《比宇宙更远的地方》的泪点 , 那【1101】封未读的信 , 我想到了一个词【传承】 。
我们可以文艺一点说 , 【小渊泽报濑】会继承母亲的精神 , 并将这种精神与自己新的认识与精神再【传承】到下一代 。
从现实角度看 , 如今的视频年代 , 我们的身边已经没多少人注意到一种【传承】 , 更不用说愿意用文字来沉淀 。 然而 , 我觉得每个人都有必要留给自己一个【花园】 , 偶尔用文字去纪念和传承一些思想——哪怕只是一些看似浅薄的碎碎念 。


我们身处的这个时代有太多的不确定 , 当然 , 也包括死亡 。
有时候 , 我在想 , 当我们不知道自己有一天以什么方式离开这个世界的时候 , 是否真能有某些东西来证明其存在过?
更确切地说 , 当我们不知道自己有一天以什么方式离开这个世界前 , 是否应该考虑留下某些东西来证明其存在过——比如文字、音频、视频、图像?
当然 , 文字这种东西算是性价比最高的了 。
只要时间这个一维的东西永不消灭 , 文字背后的意识或者精神 , 则可以超越物质 , 传承千古 。
曾经和当下 , 我都在思考一个也许永远都没有答案的问题 , 当生命在母体的胚胎里 , 是在哪个时刻因为什么瞬间有了意识 , 因为有了意识 , 才有了灵魂 , 灵与肉 , 才在这样的玄妙里结合在一起 。


所有的生命在基因编码中都有一个同样的内核 , 就是保证个体的“传承” , 而“传承“的同义词 , 就是”分享“ 。 ”传承“与”分享“ , 是人类的本性 , 又或者 , 是所有有意识的生命体的共性 , 毕竟 , 基因编码最底层中这样的设定 , 才能证明自己”存在着“以及”存在过“。
【小渊泽报濑】还有她在南极留下的宝藏证明 , 那我们呢?
由底层向上追溯 , 就可以很好的解决为何我们一生就在追求”安全感“和”愉悦感“ , 因为 , 大多数情况下 , 由外在环境而造成的一种使人安全而愉悦的氛围 , 才使得我们更愿意去”传承“和”分享“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