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其实相比普通面膜 , 医用敷料的成分更加简单 。 因为需要保证使用者不过敏 , 会简化成分 , 基本上只含有玻尿酸 , 而普通面膜为了提高竞争力 , 如增加除皱、美白功能等 , 成分会更加多元 。
所以真正的医美面膜 , 它的功效是比普通面膜要简单的 , 主要用于术后或皮肤极度敏感情况下的舒缓镇静 , 并不具有美白、保湿修护等护肤功效 , 也不能作为日常护肤品长期使用 。
但商家却大玩文字游戏 , 把“成分简单”宣传成了“温和不刺激”“舒缓修复”“祛痘消炎”“敏感肌、烂脸救星” 。
可怕的是 , “医美面膜”的专业想象 , 反而会给消费者带来重要误导 。 不仅钱没了 , 脸还真的烂了 。
其实但凡是面膜 , 都不能过于频繁的使用 。 但有的消费者却觉得医美面膜安全 , 天天敷 , 然后把自己敷成了水合性皮炎 。
更有些黑心品牌 , 为了强化“医美面膜”的功效 , 添加了水杨酸、红没药醇等强力成分——这些 , 都是敏感肌的天敌 。
若是因为迷信医美面膜而盲目使用 , 后果简直不能想象 。
种种乱象之下 , 国家终于出手 。 2020年1月 , 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发文称 , 并不存在所谓“械字号面膜”只有医用敷料 , 并强调医用敷料不得以“美容”、“保健”为宣传口号误导消费者 。
另外 , 药监局明确指出 , 一些面膜类化妆品将产品宣称为“医学护肤品”、“药妆”产品等 , 属于明示或者暗示产品具有医疗作用 , 均是违法宣称行为 。
不过 , 即使在监管利剑之下 , 仍有人顶风作案 , 打起了政策的擦边球 。 至今 , 顶着“医美面膜”“械字号面膜”标签的敷尔佳 , 主打产品的宣传里仍然含有“修护贴”“修护膜”“修护乳”等名称 , 部分产品宣称可以“舒缓敏感”“修护祛痘”等 , 颇有打政策“擦边球”的意味 。
图片来源:敷尔佳官网
但监管带来的震慑作用也是显而易见 。 敷尔佳2020年不仅归属母公司股东净利润出现下滑 , 三大医疗器械类产品中的医用透明质酸钠修复贴(白膜)的营收也降到6亿元以下 , 医用透明质酸钠修复贴(黑膜)也几乎零增长 , 野蛮扩张按下了减速键 。
毕竟 , 2亿研发人员真的不足以撑起品牌的核心竞争力不是?
四
结语
不过 , 对于自己的“专业”“医美面膜” , 究竟有多少“水分” , 敷尔佳未必会在乎 , 毕竟作为一个企业 , 它已经赚的是盆满钵满 。
在上市之前 , 敷尔佳早已突击分红10亿 。 2019和2020年 , 公司还分别进行了1.2亿元和9.22亿元的现金分红 。 彼时作为股东的公司创始人张立国和女儿张梦琪掌握着公司几乎的全部股权 , 利用分红 , 两人几乎将近两年公司增长的全部利润收入囊中 。 套现成功后 , 张梦琪全部股权以1元的价格转移给张立国 , 迅速离场 。
而并不差钱的敷尔佳 , 却在招股书中提出需要大笔资金 。 敷尔佳的财务报表显示 , 截至2021年初 , 公司账面上依旧有6.92亿的现金及现金等价物 , 2021年一季度的归属母公司净利润也达到1.3亿 。 但却提出需要从募资中划拨3亿元 , 补充流动资金 。
【2人研发做出6亿利润,年轻女孩的钱有多好骗?】总而言之 ,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 。 近年来 , 以医美面膜为代表的“网红产品”是层出不穷 , 产品功效牛皮吹上天 , 实际效果却是把消费者坑到了底 。 是时候出手重拳整治了!
推荐阅读
- 女网红穿黑丝摘草莓,抱娃摆拍,姿势引网友热议
- 真棒!除夕夜最感人的瞬间,小女孩陪消防员爸爸一起站岗,网友“备孕生女儿”
- 事件回顾:上海59岁知名医生侵犯女医药代表,事后提出500万私了
- 案件回顾:哈尔滨女子强行侵犯老人,遭拒后暴打老人,他崩溃报警
- 躲女孩床下3周,他多次侵犯女孩并拍视频,网友:活该!不反抗?
- 男子偷偷在合租屋里装上监控,监控里的内容让男子惊讶
- 妻子与小鲜肉在家里贴身肉搏,丈夫现场捉奸,妻子全程保护“小三”
- “外围女”月入20万,但她们没法上岸
- 儿子找到失踪9年的父亲,揭开了母亲隐瞒的真相,却打破了团圆梦
- 女子化妆品遭亲戚家娃全毁!网友:隔着屏幕血压都飙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