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斌”大干四年后,“小碧桂园”有没有暴雷风险?



“双斌”大干四年后,“小碧桂园”有没有暴雷风险?

文章图片

“双斌”大干四年后,“小碧桂园”有没有暴雷风险?

文章图片

“双斌”大干四年后,“小碧桂园”有没有暴雷风险?



////
三年多时间 , 靠着从碧桂园挖过来的两大高管 , 阳光城从不足千亿规模 , 一举跨过2000亿门槛 , 但潜藏的危机正在显现 。
本文由无冕财经(wumiancaijing)原创发布
【“双斌”大干四年后,“小碧桂园”有没有暴雷风险?】作者:方斯嘉
编辑:陈涧
设计:岚昇
实习生:罗婉儿
阳光城(000671.SZ)正进行一场人事调整 。
10月13日 , 有消息称 , 阳光城发布内部公告 , 宣布公司执行董事长兼总裁朱荣斌全面负责经营管理工作 。 此外 , 还涉及江河、李晓冬等区域总晋升为集团执行副总裁 。
这似乎是对公司区域业绩的褒奖 。 据克?瑞数据显示 , 截至今年9月30日 , 阳光城今年累计实现销售1539亿元 , 销售目标完成率达70% 。 与此同时 , 阳光城是9月唯??家实现同比、环比正增长的房企 。
该机构亦指出 , 截?今年前三季度 , 近半数百强房企中 , 有近半数完成率不?7成 。 阳光城在此时脱颖?出 , 或许还与阳光城董事局主席林腾蛟2017年末从碧桂园挖来的朱荣斌、吴建斌有关 。
▲朱荣斌(右)、吴建斌均来自碧桂园 。
在地产圈 , 阳光城因发展快速、拥有原碧桂园两位高管 , 因此被业内称为“小碧桂园” 。
值得思考的是 , “双斌”?职阳光城近4年 , 他们是如何各自守住阳光城的“销售”“财务”两道?门?此外 , 阳光城有息负债近千亿 , “双斌”能阻止阳光城变成下?个暴雷房企吗?
朱荣斌掌大局 , 规模狂飙突进

表面上看 , 阳光城似乎“阳光灿烂” 。 一方面 , 阳光城业绩保持稳定增长 。 另一方面 , 阳光城内部高管流动性低 , 结构稳定 。
一切还要从朱荣斌入职说起 。
自朱荣斌“空降”阳光城以来 , 一直是集团的主心骨 。 2017年11月 , 林腾蛟挖来了原碧桂园联席总裁朱荣斌及原碧桂园执?董事、首席财务官吴建斌 。 当年 , 阳光城的全年销售额为915亿元 , 还不?千亿 。 “双斌”入职至今 , 阳光城从?家不?千亿的房企 , 跃升?两千亿门槛 。
▲阳光城近年来销售情况 , 图片来自克而瑞 。
朱荣斌是如何带领阳光城 , 保持销量正增长?
这与朱荣斌个人能力有密切关系 。 朱荣斌履历显示 , 1995年 , 其从清华大学建筑工程硕士毕业 , 并加入中海 。 之后又跳槽去富力地产、碧桂园 , 直到2017年入职阳光城 。
清华硕士出身 , 毕业后便在中海系历练 , 造就了朱荣斌在地产成本、工程、营销等各个环节的系统能力 。
在入职富力的2008年 , 富力地产的净负债率为约123.8% , 于是朱荣斌强调成本控制和质量管理 , 这导致富力的利润从其入职时的31亿元 , 提升至离职时的76亿元 。
同是中海系出身的吴建斌曾评价称:“荣斌是工程出身 , 他一直推行着强管控理念 , 只有做到工程管理、成本管理、财务管理、人力管理、法务管理、信息化管理全面提升 , 公司才是真的变强 。 ”
自阳光城迈过2000亿门槛后 , 朱荣斌便牵头进行一轮内部调整 , 对低绩效区域进行合并 , 例如将原广州、南粤、佛山及广东城市开发公司合并 , 成立广州区域公司 。 此番调整 , 主要是为了将区域进行整合 , 进行精细化管理 , 亦被行业称为将区域公司变为多个“小阳光城” 。
2020年4月 , 朱荣斌又开展了一轮内部架构整改 。 28个区域合并成16个区域 , 其中对3个A级区域不断地进行高度的授权 。 这样做的目的是 , 将强区域收编“弱”区域 , 提高区域间的效率 。
这样操作的结果 , 从业绩上得到了反馈 。
目前 , 阳光城的业绩贡献区域在内地区域 , 主要包含长沙、西安、重庆、沈阳、昆明等城市 , 其次是长三角区域、福建区域、珠三角区域及京津冀地区 。
▲阳光城各大区域业绩情况 , 图片来自克而瑞 。
朱荣斌能放开手脚运作 , 与林腾蛟敢于放权有关 。
除了业绩优势之外 , 多年以来 , 业内皆知 , 阳光城高管变动少、人员架构稳定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