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人类只吃食草动物的肉,几乎不吃食肉动物?难道是不好吃?( 二 )


驯养的难易程度不同
食草动物大部分性格都很温顺 , 能够大规模地饲养并向市场供应 , 满足人类的需求 , 但食肉动物就难了 。
食肉动物攻击力强 , 骨子里的野性随时都可能爆发 , 很难被驯服 , 驯养食肉动物 , 生命安全或许会受到威胁 。
而且 , 从成本的角度来说 , 食草动物所用的草料始终要比肉类便宜 , 量也不会太大 , 资本家自然会倾向于驯养食草动物 。
食肉动物的口感和味道对人类并不友好
从能量的递增方向能够看出 , 植物和食草动物是最符合人类生长需求的 , 除了能量较多外 , 食草动物的口感会比较鲜嫩 , 味道也在人类的接受范围 , 比如新鲜的牛肉会有一股淡淡的清香 , 羊肉虽然有羊膻味 , 但是煮熟后口感好 , 吃的时候通过蘸料掩盖味道 , 营养又美味 。
食肉动物由于经常奔跑猎捕食物 , 身上皮糙肉厚 , 长期吃生肉会有一股浓重的腥味 , 普通人一般无法接受 。
食肉动物数量越来越少
【为什么人类只吃食草动物的肉,几乎不吃食肉动物?难道是不好吃?】食肉动物虽然凶狠 , 数量却非常少 , 特别是野生的食肉动物 , 这与能量递减原则有关 , 食物链的层级越高 , 获得的能量反而越少 , 但能量支出(比如奔跑追捕猎物)却比低层的物种更多 , 再加上繁衍周期长 , 甚至是找不到繁衍的对象 。
所以 , 很多食肉动物的境况是稀少甚至是濒临灭绝 , 为了维持大自然的平衡和规律 , 人类必须重视对濒危食肉动物的保护 。
除了以上这些 , 约尔达娜切佩洛维奇认为:


人们一般吃什么肉、不吃什么肉 , 在很大程度上与传统和文化有关 , 比如西藏地区的人不吃鱼 , 有的人不吃猫肉、不吃猪肉等等 , 这些都有很多不同的原因 , 例如精神、经验等等 。

为什么大多数人无法抵御肉类食品的美味?人类吃肉 , 除了获取自身生长所需的蛋白质外 , 还有钠元素和脂肪 。
钠元素是人的心脏和神经维持正常工作不可缺少的物质 , 脂肪除了能够增加肉的美味口感 , 对人也有帮助 。
加利福尼亚大学生物人类学家克雷洛斯坦福表示:

今天人们会觉得牛排、烤鸡等肉食鲜美无比 , 是因为我们的大脑已经把它的脂肪和蛋白质的味道与它的营养结合在一起了 。
与此同时 , 肉类中含有的遗传基因能够声称谷氨酸 , 产生强烈的味道 , 进而刺激人类的味蕾 , 就好比人们所熟知的“味精” , 特别是烧烤等重口味的肉类 , 所以大多数人无法抵挡肉类食品的“诱惑”并不奇怪 。
肉是人类日常生活必不可少的物资 , 人类吃肉发展至今几乎已经成为一个本能行为 , 所以爱吃肉是正常的;
人类只吃食草动物的肉 , 几乎不吃食肉动物 , 不好吃是一个因素 , 凶猛难抓也是原因之一 , 但最主要的是 , 食肉动物的数量越来越少的情况下 , 我们应该保护而不是伤害 , 维护生物多样性 , 让大自然更加丰富多彩 。
—————The End—————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