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根:4D添加新技术,物体可“自动”转变形状

文章图片
文|陈根
在4D打印技术发展的道路上 , 科学研究的成果不断地在向前推进 。 日前 , 来自麻省理工学院(MIT)和新加坡科技与设计大学(SUTD)的研究人员们开发出了一种新的4D打印技术 , 可以让打印出来的物体在几秒钟之内 , 由一种形状“自动”转变成另外一种形状 , 而其中只需改变一点环境的温度即可 。
其实 , 很多研究人员试图用3D打印机制作出形状记忆物体 , 但是由于制作过程还停留在毫米的水平 , 所以就限制了材料恢复的速度 。 如今 , 当在新技术里应用了高分辨率投影的“微立体光刻”(Microstereolithography)技术后 , 便意味着在微米级的水平上进行物体的设计(1毫米=1000微米 , 相当于一根头发丝的直径) , 这种技术使材料的恢复速度变得极快 。
简而言之 , 越是在微小的水平上制作 , 那么这些材料就越能快速恢复 , 恢复速度快至几秒之内 。 以自然界的花朵为例 , 一朵花可以在几毫秒的时间内释放出所有的花粉 , 这是因为它的触发机制是在微米量级上发生的 。 ”
与此同时 , 研究人员也一直在寻找理想的聚合物组合 , 来做出一种形状记忆材料 , 以适应其光刻图案 。 他们选中了两种聚合物 , 一种形状像是弯弯曲曲的意大利面 , 另一种交错纵横 , 像是建筑工地上的脚手架 。
他们将两种聚合物混合在一起 , 所形成的新材料可以承受巨大的拉伸和扭曲 , 而不会损坏 。 而这种新型复合材料的特点是:可以承受巨大的形变 , 可拉伸至原有形状的3倍 , 这比现存的任何可打印材料的变形程度都要大 。
该新材料可以“弹回”至原来的形状 , 即刚从打印机里出来时的形状 。 当它暴露在40~180摄氏度的温度下时 , 能在几秒内利索地恢复原形 。 如果能将整个制作过程降至更小的量级 , 或许能够将恢复时间缩短至几毫秒 。
【陈根:4D添加新技术,物体可“自动”转变形状】未来 , 该技术在多个领域都有着广阔的发展前景 。
推荐阅读
- 陈根:NFT,是技术必然非技术全部
- 陈根:元宇宙是馅饼,也是陷阱
- 陈根:卫星通信,各国还将抢占高地
- 陈根:写在基因里的“抗糖”能力
- 陈根:超快组装术,突破传统纳米粒子局限性
- 陈根:海洋缺氧区3D图谱,可追踪预测海洋变化
- 陈根:为什么要抢占量子优越性?
- 陈根:私人空间站,建设更进一步
- 陈根:次晶金刚石,助力新型金刚石材料研发
- 中科西部干细胞研究院:每个女人都害怕子宫癌,干细胞全新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