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前半生的“颜值”演变,从烫红粗糙的面貌到湛蓝华丽的转身( 三 )


这是2.6亿年前 , 地球变成多陆的样子 , 是一颗巨陆的星球 。 二叠纪时期 , 形成了盘古大陆 , 盘古的意思是所有 , 也就说地球上所有的陆地板块原先是一个整体 , 后来发生一系列的地壳运动和大陆漂移 , 最终分裂和组合成我们今天各个洲的样子 。 平均温度在13℃左右 。
中生代(约2.5亿年前~6500万年前)
“三次灭绝星”地球
这是2.52亿年前 , 地球又又变成枯萎的样子 , 是一颗三次灭绝的星球 。 二叠纪生物大灭绝 , 这是第三次生物大灭绝事件 , 发生在二叠纪晚期 。 这次生物灭绝的波及范围是最广和最严重的 , 有96%以上的生物惨遭灭绝 , 其中90%来自于海洋生物和70%来自于陆地脊椎生物 , 三叶虫、海蝎就是这个时期灭绝的 。 由于盘古大陆的生成 , 使得海岸线骤减 。 灭绝因素:火山爆发、气候突变、氧气减少等 。 平均温度在26℃左右 。
“恐龙星”地球
这是2.2亿年前 , 地球变成恐蜥的样子 , 是一颗恐龙的星球 。 三叠纪时期 , 主宰地球的第一任统治者恐龙出现 , 这种巨型的恐怖蜥蜴 , 霸占了陆地、海洋和天空 , 跨越了几乎整个中生代(三叠纪、侏罗纪、白垩纪) 。 平均温度在21℃左右 。
“四次灭绝星”地球
这是2亿年前 , 地球又又又变成枯萎的样子 , 是一颗四次灭绝的星球 。 三叠纪生物大灭绝 , 这是第四次生物大灭绝事件 , 发生在三叠纪晚期 。 有76%的物种灭绝 , 其中海洋生物占比例最多 , 爬行动物也遭到重创 。 灭绝因素:海洋缺氧 。 灭绝平均温度在22℃左右 。
“分陆星”地球
这是1.45亿年前 , 地球变成陆漂的样子 , 是一颗分陆的星球 。 盘古大陆分解 , 胎盘哺乳动物出现 , 标志着胎生动物诞生 。 平均温度在17℃左右 。
新生代(约6500万年前~至今)
“五次灭绝星”地球
这是6500万年前 , 地球又又又又变成枯萎的样子 , 是一颗五次灭绝的星球 。 白垩纪生物大灭绝 , 这是第五次生物大灭绝事件 , 发生于晚白垩纪时期 。 恐龙灭绝 , 统治一亿多年的恐龙彻底从地球上消失 。 之后 , 为了哺乳动物和人类的诞生创造了条件 。 造成大灭绝的主要因素:小行星撞击地球、火山爆发、平均温度在26℃左右 。
恐龙唱罢 , 人类登场 。 主宰地球的第二任统治者人类 , 即将拉开序幕 。
“人类星”地球
这是500万年前 , 地球变成多样性的样子 , 是一颗人类的星球 。 新近纪的上新世 , 大陆板块基本定型成现在的模样 , 灵长类动物出现 , 人类进化史进入漫长的演变阶段 。 人类的祖先南方古猿 , 是介于古猿类和人类的过渡期 , 通俗理解就是“半猿半人”特征 , 南方古猿已经进化成可以直立行走的能力 。 250万年前 , 第四纪的更新世 , 南方古猿进化成能人(又称:早期猿人) , 能人是最早制造和使用石器工具的古人类 , 这标志着人类和其他动物之间的区别 , 进入了旧石器时代 。 180万年前 , 能人进化成直立人(又称:晚期猿人) , 直立人分为两个阶段:早期直立人和晚期直立人 , 直立人脑容量增大 , 会使用火 , 行为和习性发生了复杂的变化 。 20万年前 , 直立人进化成智人 , 智人分为两个阶段:早期智人和晚期智人 。 早期智人(又称:古人)会制作陶器和兽皮 。 5万年前 , 晚期智人(又称:新人)出现 , 学会用火将生肉烤熟 , 结束了茹毛饮血时代 。 1万年后 , 智人成为了现代人 , 人类文明产生 , 会发明各种高科技 , 玩弄各种大艺术 , 创造各种流文化 , 研发人工智能 , 遨游地外太空 , 向宇宙无情进军 。 这期间还出现过剑齿虎和猛犸象等已灭绝的动物 。 平均温度在14℃左右 。
“地狱星”地球
“死亡星”地球
不过 , 自从人类从恐龙那里接管地球以来 , 灭绝性的太空灾难目前还没遇到 , 却出现了人为的环境污染、生态失衡、物种濒临、温室效应等 。 地球经历过大热到大冷再到大暖 , 它的后半生会不会倒退着再经历一遍之前的巨变 , 从大暖到大冷再到大热(如上图所示:最终能量消耗殆尽 , 变成死亡星球)?
也许 , 全宇宙里 , 地球只有唯一的一个 , 而生命只有地球上唯一拥有 , 孤寂又璀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