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诗四大家之杜甫的生平介绍及主要成就
生平经历
家世背景
公元712年(壬子年)杜甫降生于河南巩县(今河南巩义市)南瑶湾村 。杜甫出身于京兆杜氏 , 乃北方的大士族 。其远祖为汉武帝有名的酷吏杜周 , 祖父杜审言 。杜甫曾祖父杜依艺由湖北襄阳赴任巩县县令 , 举家迁入巩县 。自杜审言至其父杜闲 , 再到杜甫 , 杜氏在巩县已是四代八十五年 。杜甫与唐代另一大诗人即“小李杜”的杜牧同为晋代大学者、名将杜预之后 。不过两支派甚远 , 杜甫出自杜预次子杜耽 , 而杜牧出自杜预少子杜尹 。杜甫青少年时因家庭环境优越 , 因此过着较为安定富足的生活 。他自小好学 , 七岁能作诗 , “七龄思即壮 , 开口咏凤凰” , 有志于“致君尧舜上 , 再使风俗淳”。他少年时也很顽皮 , “忆年十五心尚孩 , 健如黄犊走复来 。庭前八月梨枣熟 , 一日上树能千回” 。
年少优游
开元十九年十九岁时 , 杜甫出游郇瑕(今山东临沂) 。二十岁时 , 漫游吴越 , 历时数年 。开元二十三年(735) , 回故乡参加“乡贡” 。二十四年在洛阳参加进士考试 , 结果落第 。杜甫的父亲时任兖州司马一职 , 杜甫于是赴兖州省亲 , 开始齐赵之游 。
天宝三载(744)四月 , 杜甫在洛阳与被唐玄宗赐金放还的李白相遇 , 两人相约同游梁、宋(今河南开封、商丘一带) 。之后 , 杜甫又到齐州(今山东济南) 。过了4年 , 秋天转赴兖州与李白相会 , 二人一同寻仙访道 , 谈诗论文 , 结下了“醉眠秋共被 , 携手日同行”的友谊 。秋末 , 二人握手相别 , 杜甫结束了“放荡齐赵间 , 裘马颇清狂”的漫游生活 , 回到长安 。
仕途不顺
杜甫生活于唐朝由盛转衰的历史时期 , 杜甫出身在一个世代“奉儒守官”的家庭 , 家学渊博 。早期作品主要表现理想抱负和所期望的人生道路 。另一方面则表现他“致君尧舜上 , 再使风俗淳”的政治理想 , 期间许多作品反映当时的民生疾苦和政治动乱、揭露统治者的丑恶行径 , 从此踏上了忧国忧民的生活和创作道路 。随着唐玄宗后期政治越来越腐败 , 他的生活也一天天地陷入贫困失望的境地 。在颠沛流离的生活中 。
天宝六载 , 玄宗诏天下“通一艺者”到长安应试 , 杜甫也参加了考试 。由于权相李林甫编导了一场“野无遗贤”的闹剧 , 参加考试的士子全部落选 。科举之路既然行不通 , 杜甫为实现自己的政治理想 , 不得不转走权贵之门 , 投赠干谒等 , 但都无结果 。他客居长安十年 , 奔走献赋 , 郁郁不得志 , 仕途失意 , 过著贫困的生活 , “举进士不中第 , 困长安” 。
天宝十年正月 , 玄宗将举行祭祀太清宫、太庙和天地的三大盛典 , 杜甫于是在天宝九载冬天预献三《大礼赋》 , 得到玄宗的赏识 , 命待制在集贤院 , 然而仅得“参列选序”资格 , 等候分配 , 因主试者仍为李林甫所以没有得到官职 。
【唐诗四大家之杜甫的生平介绍及主要成就】天宝十四年 , 杜甫被授予一个河西尉这种小官 , 但杜甫不愿意任此“不作河西尉 , 凄凉为折腰”的官职 , 朝廷就将之改任右卫率府兵曹参军(低阶官职 , 负责看守兵甲器杖 , 管理门禁锁钥) 。杜甫因已年四十四 , 至长安也十年有余 , 为生计而接受了这所学无用之职 。十一月 , 杜甫往奉先省家 , 杜甫刚刚进到家门就听到哭泣声 , 原来小儿子饿死了 。就长安十年的感受和沿途见闻 , 写成著名的《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 。
战乱流离
天宝十四年十一月 , 安史之乱爆发 , 第二年六月 , 潼关失守 , 玄宗仓惶西逃 。七月 , 太子李亨即位于灵武 , 是为肃宗 。这时的杜甫已将家搬到鄜州(今陕西富县)羌村避难 , 他听说了肃宗即位 , 就在八月只身北上 , 投奔灵武 , 途中不幸为叛军俘虏 , 押至长安 。同被俘的王维被严加看管 , 杜甫因为官小 , 没有被囚禁 。尽管个人遭遇了不幸 , 但杜甫无时无刻不忧国忧民 。时值安史之乱 , 他时刻注视着时局的发展 , 在此期间写了两篇文章:《为华州郭使君进灭残冠形势图状》和《乾元元年华州试进士策问五首》 , 为剿灭安史叛军献策 , 考虑如何减轻人民的负担 。当讨伐叛军的劲旅——镇西北庭节度使李嗣业的兵马路过华州时 , 他写了《观安西兵过赴关中待命二首》的诗 , 表达了爱国的热情 。
推荐阅读
- 明末四大公子 陈贞慧方以智冒辟疆侯方域四人
- 中国历史上喜欢与和尚私通的四位皇后
- 盘点中国历史上的四次寒冷期 冻死者难以计数
- 金瓶梅中的大款花子虚为何只混成了老四
- 盘点古代史上四次焚书事件 不止焚书坑儒
- 袁世凯逼退清帝 四百万两“优待费”耍噱头
- 令人震惊 人类史上被诅咒遗弃的五大家族盘点
- 李鸿章与晚清官场四十年 既要做事又要自保
- 先秦四大荒唐的好色君王
- 唐宋八大家都有什么丑闻?韩愈靠吃硫磺壮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