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信|元宇宙对未来网络技术的挑战( 四 )
挑战二:超低时延亟需转发创新 , 主要矛盾是超低时延需求与互联网“流量开放”、“存储转发”的设计原则之间的矛盾 。
如前所述 , 在元宇宙应用中 , 用户以VR/AR终端接入并使用互联网 , 要求网络交互时延不大于10毫秒 , 否则会产生头晕 。 这种超低时延需求是当前互联网所无法很满足的 。
事实上 , 今天的互联网架构在设计原则上并不是 “时延友好”的 。 首先 , 互联网对流量开放 , 不作准入控制 , 因此突发流量非常容易造成网络拥塞 。 拥塞导致的流量“排队时延” , 是今天互联网端到端时延的最主要来源 。 其次 , IP协议采用分组交换而非电路交换 。 在分组交换模式下 , 路由器通过存储转发的方式转发流量 。 每台路由器收到每一个分组 , 都要经过“存储”、“查表”然后“转发”的操作流程 。 如果采用软件转发的方式 ,“转发时延”不可忽视 。 第三 , TCP等拥塞控制协议 , 在丢包的情况下会进行重传 , 这种时延就更大了 , 我们可以称其为“协议时延” 。 排队时延、转发时延、协议时延的存在 , 使得今天的互联网端到端交互时延一般在几十毫秒到几百毫秒之间 , 这对于“通信型”终端的二维显示和交互应用 , 是没问题的 , 但无法满足元宇宙应用以及“功能型”终端的时延需求 。
值得注意的是 , 就算通过对拥塞控制技术、分组转发技术和报文重传技术的改进 , 将以上三类时延都降为零 , 我们也无法克服“物理时延” , 即光纤信号或无线信号在物理空间中传播所需要的时延 。 电磁波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约30万公里/秒 , 光在玻璃纤维中的传播速度约20万公里/秒 。 以光纤通信为例 , 哪怕光纤是直线铺设的 , 10毫秒往返时延也最多传播1000公里 。 一旦端到端通信距离超过1000公里 , 往返时延必然超过10毫秒 。
值得注意的是 , 在移动通信5G/6G的愿景中 , 也把10毫秒以内的通信时延作为一个重要的技术指标 。 但5G/6G解决的只是网络接入问题 , 并没有涵盖互联网端到端通信的全路径 。
因此 , 如何解决10毫秒以内的交互时延需求与互联网“流量开放”、“存储转发”设计原则之间的矛盾 , 是元宇宙对网络技术提出的另一挑战 。 可能的解决途径包括:通过更优的流量工程方法缓解甚至避免拥塞 , 减少排队时延;通过优化分组转发流程 , 减少转发时延;通过传送协议创新 , 减少协议时延;通过边缘计算等方式 , 控制物理时延 。
【通信|元宇宙对未来网络技术的挑战】挑战三:确定保障破坏公平竞争 , 主要矛盾是确定性服务质量保障与互联网“统计复用”、“公平竞争”的设计原则之间的矛盾 。
推荐阅读
- 后置|699元起,魅蓝10搭载虎贲T30+5000mAh,让人大跌眼镜
- 新浪科技|还在售卖!上万元买肯德基盲盒套餐,中消协呼吁抵制
- 21世纪经济报道|地方政府跑步入局元宇宙 谁能建立先发优势?
- 魅蓝|魅族新生力量冬季新品发布会 魅蓝10手机699元起
- 风道|269元,魅族PANDAER 40W妙磁冰能超充背甲发布
- Verizon|雅虎日本全面实行远程办公,每人每月可报15万日元通勤费
- Meizu|魅族超触感透明机械键盘即将发售:八种轴体 799元
- 该机|699~899 元,魅族发布魅蓝 10 手机:搭载国产芯片、 5000mAh电池
- 高达|魅族 PANDAER 发布 130W 可视移动电源:全透明外壳,售价 999 元
- Meizu|一分钟降低20℃ 魅族发布首款40W冰能磁吸超充:269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