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纸从何来将往何处?中国科技馆举办纸主题展

中新网北京1月1日电 (采访人员孙自法)从“洛阳纸贵”到“无纸化办公”、从造纸到智造、从技艺到纸艺……纸从何来将往何处?未来会不会消失?如果消失了会怎样?中国科技馆2021年新年元旦当天举办的一个纸主题展 , 或许能帮观众寻找到答案 。
这个名为“中国手工造纸的技·艺”的主题展览 , 由中国科技馆、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北京师范大学教育技术学院联合主办 , 以纸及造纸技艺为中心 , 通过互动展品、实物陈列、模型、纸艺术品、多媒体等多种展览形式 , 全面展示手工造纸的工艺知识、科技内涵、传承人物和纸艺创新成果 , 展览面积1800平米 , 展品36件(套) , 共分为五个主题展区 。
【文化|纸从何来将往何处?中国科技馆举办纸主题展】早在纸发明以前 , 人类文明薪火相传的各种载体已经存在数千年 。 在“技之源——中国手工造纸的科技与工艺”展区 , 观众可以看到竹简、绢帛、羊皮纸等各种书写载体 , 深入了解造纸术的源流和技术细节 , 以及名人与名纸的渊源 , 也可以亲自触摸不同纸张 , 想象纸在生活中的不同应用场景 。 在“造纸空间” , 观众可以拿起竹帘 , 亲身体验造纸的重要流程 。
中国造纸历史千年 , 迸发出无数璀璨的造纸科技发明和纸的艺术创造 , 传统手工造纸工艺在当代手工纸匠人的传承创新中继续发展 。 在“匠之心——薪火相传的人与物”展区 , 15位当代造纸工艺大师的工作与生活场景营造得栩栩如生 , 他们的故事在此上演 , 绽放出中国造纸智慧的技艺光芒和先进的设计理念 , 体现出中国传统造纸工艺的“工匠精神” 。
除最广泛的书写用途外 , 纸在艺术家的灵思和巧手中还被赋予更高文化价值 , 获得新的生命力 。 在“艺之本——艺术与设计的创造力”展区 , 艺术家通过洗、揉搓、修剪、编织、挤压、堆积、翻模、粘贴、雕刻等艺术手法 , 将纸或者纸浆进行加工和再创作 , 不仅呈现出作为文化传承载体的纸在当代语境下呈现出的新的可能性 , 还通过作品表达自己对自然、社会、生命、文化、艺术、情感等的探索和诠释 。
在“纸之用——感知手工纸的魅力”展区 , 纸扇、纸伞、纸扎、剪纸、纸灯、风筝等令人眼花缭乱 , 展现中国传统手工纸工艺“巧夺天工”的高超技艺 , 展示手工艺人在追寻纸艺术的过程中体现的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 , 以及他们追求卓越、精益求精 , 不断雕琢作品 , 不断改善工艺的匠人精神 。
在“纸来折往——现代折纸与多学科领域融合”展区 , 陈列着三浦折叠、水雷结构、蜂巢结构等折纸雕塑 , 观众可以探索折纸数理学中的艺术 , 思考折纸背后的数学知识、科学原理、工程应用、艺术美感 , 感受科学精神与人文艺术的碰撞 。
主办方称 , “中国手工造纸的技·艺”主题展览不仅在实用、艺术和文化的层面上带给观众物质和精神享受 , 也通过技艺传承和工匠精神的弘扬 , 探索非物质文化遗产在现代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路径 , 推动中华传统文化传承与保护 , 增强文化自信 。
“中国手工造纸的技·艺”主题展览元旦起至2月在中国科技馆免费向公众开放 , 之后还将启动中外巡展之旅 。
中国科技馆透露 , 2021年元旦假日期间 , 除了纸主题展 , 该馆还举办“奋斗者”号全海深载人潜水器科普展、“华夏之光”展厅天文区等展览 , 并融合“科学秀场”“展厅特色教育活动”“科技馆里的科学课”三大版块内容 , 推出“欢度元旦·回顾经典”元旦假期系列教育活动 。 (完)
来源:中国新闻网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