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观察报|比特币持续疯狂:究竟发生了什么?


经济观察报|比特币持续疯狂:究竟发生了什么?
文章图片
图1/1

是何种力量催生了本轮比特币的涨势?这轮涨势的持续性如何?这会意味着被包括中国在内等国家排斥、禁止的虚拟加密币摇身一变成为有真实投资价值的数字资产了吗?
采访人员 | 李华清
photo | 图虫创意
在国内没有货币属性、没有货币等同法律地位、不能在市场上流通使用的比特币(Bitcoin , 简称“BTC”) , 在过去半个月的时间里频频吸引中国民众的目光:多个有关比特币价格刷新历史纪录的消息登上微博热搜;2020年12月17日 , 在比特币价格创下2万美元历史高位的次日 , 中金公司一名首席分析师发朋友圈感慨“唯有茅台和比特币能抗通胀” 。
长期关注币圈的人都有一个共识——以比特币为代表的虚拟加密币 , 价格涨跌不休是常态 , 暴跌可以是柳暗花明的前奏 , 暴涨也可以是一落千丈的序幕 。 但今次价格能半个月维持2万美元的高位让圈内人嗅出点不同的味道来 , 2020年12月29日 , 一名有7年虚拟币投资史的区块链技术创业人士谢锦斌跟经济观察报采访人员聊起比特币本轮涨势背后原因时说:“我觉得现在 , 比特币背后的玩家都变了样了 , 变成以华尔街的机构为主了 。 ”
是何种力量催生了本轮比特币的涨势?这轮涨势的持续性如何?这会意味着被包括中国在内等国家排斥、禁止的虚拟加密币摇身一变成为有真实投资价值的数字资产了吗?
价格屡创新高
Coindesk的数据显示 , 比特币价格在过去半个月里增长势头相当明显 。 2020年12月16日 , 比特币价格首次站上2万美元的高位;之后的12月17日 , 突破2.3万美元;12月20日 , 突破2.4万美元;12月27日 , 突破2.7万美元;12月30日 , 突破2.8万美元 。
比特币诞生于2009年 , 2010年才在交易中产生价格 , 最初比特币的价格大概是0.0025美元 。 如果以2020年12月30日产生的高价2.84万美元做对比 , 比特币的身价在10年间涨幅超过1120万倍 。
据Coindesk的数据 , 2020年12月30日晚 , 比特币的市值已经超过5245亿美元 , 这差不多相当于1.5个贵州茅台(600519.SH)的市值 , 占据了全球虚拟加密币70%以上的市值 。
中国通信工业协会区块链专委会轮值主席、火币大学校长于佳宁向经济观察报采访人员介绍 , 比特币诞生以来 , 价格波动一直较为剧烈 , 总体来说经历了两次大的高低谷波动 。 一次是2013年11月 , 比特币价格达到近1000美元 , 但在2015年9月一路下跌 , 最低跌至200美元;另一次是2017年3月 , 比特币价格首次超过一盎司黄金的价格 , 并在当年12月创下19875美元的历史高点 , 随后又进入近三年的低谷期 , 2018年底价格低至3000美元 。
谢锦斌经历过一次于佳宁所说的比特币高低谷波动 。 2013年时 , 谢锦斌还是大三学生 , 学的是通信工程专业 , 看了不少科技类文章 , 对区块链和比特币感兴趣 , 加入了比特币社区 , 出于对技术的好奇 , 他想参与挖币 , 无奈学生时代囊中羞涩且电脑配置太低端 , 挖不了币 , 就通过比特币中国买了0.3个比特币 , 买入时一个比特币的价格大概是900元人民币 。 这是谢锦斌第一次购买比特币 , 也是第一次购买虚拟加密币 。
谢锦斌告诉经济观察报采访人员 , 当时的他没想将比特币全部抛售出去 , 但2015年时比特币价格下跌 , 他爆了仓 , 手上就没有了比特币 。 毕业之后 , 谢锦斌除了做区块链技术方面的创业 , 也做虚拟加密币方面的投资 , 目前手上有以太坊和USDC(一种开源的加密稳定币 , 价值与美元挂钩) , 按照他的说法 , 从2013年到现在 , 投资虚拟加密币还是有挣到钱 。
但他没赶上这轮比特币涨势的利好:“我一直拿着以太坊 , 以为是以太坊的涨幅空间更大些 , 没想到比特币涨得这么好 , 还是判断的问题 。 ”
至于中国的投资客能多大程度从这轮比特币涨势中受益 , 谢锦斌难以给出确切判断 。 他认为 , 中国有全球范围内的三大矿机巨头 , 中国也拥有最多数量的矿工 , 参与过买卖比特币的中国人肯定很多 , 但目前手上还持有比特币的中国人 , 很有可能并不多:“很多人手上都没比特币了 , 说有多少的 , 瞎说的吧 , 应该早早地就卖掉了 。 ”
谢锦斌猜测 , 本轮比特币涨势中 , 当比特币价值站上1.8万美元或者2万美元 , 手上有比特币的个人投资者就应该会抓紧时间出售 , 他告诉经济观察报采访人员 , 如果自己手上有比特币 , 也肯定会先出手部分 , 控制仓位:“我不可能笑到最后 。 ”谢锦斌强调 , 这是自己自2013年以来投资虚拟加密币得来的教训 。
而对于市场上“不少中国的币圈人士因做空比特币而在近期被爆仓”的传闻 , 谢锦斌认为这种情况很有可能存在:“2018年、2019年过来 , 比特币都有过小阶段的涨幅 , 但最终都跌了回去 。 ”言下之意是 , 今轮涨势比特币价格能屡屡刷新价格历史纪录 , 相当出人意料 。
于佳宁也向经济观察报采访人员介绍:“部分数字资产投资者 , 对整体性区块链思维认知相对滞后 , 认为历史会简单重演 , 比特币难以跨越2017年的历史高点 , 因此提前清仓或者反向多空 , 导致了较大损失 。 ”
机构力量凸显
当本报采访人员问及 , 近日的涨势是否会是大泡沫时 , 谢锦斌沉默了一会回答:“我觉得现在 , 比特币背后的玩家都变了样了 , 变成以华尔街的机构为主了 , 不能简单地说泡沫不泡沫 。 ”
谢锦斌认为 , 现在的比特币价格游戏与他刚接触比特币那会不同 , 早期比特币交易市场的参与者大多是个人投资者 , 有的人还是技术信仰者 , 计划长期持有而不售出 , 资金盘子小 , 因此容易被控盘 , 比特币价格出现砸盘、拉升的情况并不少见 , 但现在比特币俨然成为华尔街机构“对抗通胀的金融工具” 。
谈及催生本轮涨势的原因 , 于佳宁给经济观察报采访人员总结了三点 。 一是疫情影响下 , 全球央行大放水 , 致使投资者对抗通胀的资产需求增加 。 “为稳定市场和经济 , 各国央行的财政刺激规模空前 , 美国国会两院高票通过最新一轮规模达9000亿美元的刺激计划 。 疫情爆发以来 , 美国政府共推出了3轮共约3万亿美元的财政刺激方案 。 在这种宽松货币政策下 , 全球通胀预期抬头 , 市场对于抗通胀资产的需求大幅增加 , ”于佳宁解释称 。
而为何比特币会被投资者选择为对抗通胀的工具之一 , 甬兴证券首席经济学家许维鸿近日曾公开解释:“经济周期、市场周期、库存周期、突发疫情等这些实体经济的情况 , 跟比特币的交易价格没多大关系 , 最多也就是跟市场上的钱多钱少有关系 。 ”
需要指出的是 , 比特币跟一些无限量供应的虚拟币不同 , 它像黄金那样具备稀缺性 , 被设定总量为2100万个 , 随着诞生出来的比特币数量增长 , 挖矿获取比特币的难度提升 , 2020年是比特币第三次产量减半 , 挖出一个区块的奖励从12.5个比特币降低为6.25个 。 CoinMarketCap的数据显示 , 截至2020年12月30日晚 , 全球比特币的供应量已经超1858万个 。
于佳宁认为的第二点原因与谢锦斌的看法类似:“比特币等区块链数字资产获得主流投资机构广泛关注 , 并开始与主流金融体系加速结合 。 ”
于佳宁举例 , 全球头部基金公司富达投资在2020年10月份发布报告建议投资者持有占投资组合金额5%的比特币;在线支付巨头、拥有超过3亿用户PayPal大量购入比特币 , 并在2020年11月宣布为符合条件的美国客户提供比特币交易服务;新加坡星展银行DBS对机构投资者推出比特币等数字资产交易服务;美国上市公司、商业智能软件提供商MicroStrategy正式将比特币投资作为公司的业务之一 , 目前大致持有逾11亿美元的比特币;知名数字资产信托机构灰度信托数字资产管理总规模最高接近200亿美元 。 “这些事例代表着数字资产市场正在发生根本性的变化 。 ”于佳宁强调 。
在国内 , 早在2013年 , 中国人民银行、工信部、银监会、证监会、保监会就联合下发防范比特币风险的通知 , 明确指出“比特币应当是一种特定的虚拟商品 , 不具有与货币等同的法律地位 , 不能且不应作为货币在市场上流通使用”、“各金融机构和支付机构不得开展与比特币相关的业务” , 我国政府对比特币的监管措施相当严厉且持禁止态度 , 但美国政府对虚拟加密币的监管相对宽松不少 。
2020年2月 , 发布在《新金融》期刊上的一篇论文指出 , 在美国加密货币的现货市场中 , 已经有超过1600种数字代币正在被交易 , 而对于虚拟加密中最有影响力的比特币 , 美国已经形成涵盖场内场外的比特币衍生品市场 , 例如比特币期货和比特币期权 。
至于币圈人士相当耳熟的灰度公司 , 区块链媒体金色财经曾介绍 , 灰度公司的雏形是一只比特币投资基金 , 2014年独立成为一家公司 , 因机构用户直接购买虚拟加密币在合规上相对麻烦 , 转移、储存虚拟加密币也是个技术活 , 灰度就推出了BTC、BCH(比特币现金)、ETH(以太坊)、LTC(莱特币)等虚拟主流币种的信托基金 , 购买信托基金能间接参与虚拟加密币的投资 , 具体做法是灰度公司收到客户的付款后 , 按照市价兑换成指定加密币 , 再发行对等信托份额 。
目前灰度公司的信托产品还不支持赎回虚拟加密币 , 金色财经介绍 , 截至2020年上半年 , 灰度持有的比特币数量已经超过40万个 , 投资者想要退出 , 可以在二级市场出售信托份额 , 灰度公司挣取手续费、管理费 。 有人认为 , 灰度公司的存在 , 锁定了不少比特币 , 进一步强化比特币的稀缺性 , 而投资者在没有真正持有比特币的情况下依然能参与投资比特币 , 金融机构的人实在是“鬼才” 。
于佳宁认为的第三点原因则跟区块链技术落地有关:“全球数字经济加速发展 , 区块链技术演进和创新应用也在加快 , 特别是基于区块链的DeFi(分布式金融)、加密收藏品、区块链游戏等新业态发展迅猛 , 加快赋能产业 。 对区块链基础设施需求会直接带动对相应数字资产的需求 , 进而带动资产价格提升 。 而比特币是数字资产里面的‘一般等价物’ , 类似数字资产市场的蓝筹 , 对区块链平台和数字资产需求增加预期会先导性地反映到比特币的价格上 。 ”
涨势的可持续性
截至本报采访人员发稿前的2020年12月31日早间 , 比特币价格又创下了一个高位:2.92万美元 。 谢锦斌和于佳宁均较为看好比特币价格的这轮涨势 , 谢锦斌对经济观察报采访人员称:“应该没有一些人说得那么夸张 , 涨到100万美元 , 涨到5万美元我觉得有可能 。 ”
谢锦斌同时调侃那些还持有比特币的个人投资者 , 行情涨多少都不能给自己带来收益 , 只有在高位套现才能带来收益 , “吃鱼别指望从头吃到尾 , 能吃到中间已经很好了” 。 他认为 , 即使是华尔街的机构 , 也不可能长期注入资金参与到比特币的投资中 , 价格肯定会有回落的时候 , 关键是回落时的低点是不是依然能维持2万美元 。
于佳宁则认为目前比特币5000亿美元的市值不会是关口 , 这跟全球黄金10万亿美元的市值还有很大差距 , 但如果比特币真的被高度金融化成为数字资产 , 那大概率摆脱不了周期性规律 , 有涨必有跌 , 有跌必有涨 。
于佳宁建议比特币的投资者 , 如果判断已经进入了牛市 , 要享受牛市带来的价值增值 , 不要频繁交易 , 任何市场都是“慢牛快熊” , 牛市会在较长时间内价格上扬 , 频繁交易反倒会错失最好的投资机会 。 牛市也要避免加杠杆 , 投资获利的前提是有效控制风险 , 避免被动“下车” 。
【经济观察报|比特币持续疯狂:究竟发生了什么?】“目前比特币价格已经相对居于高位 , 本轮尚未出现20%-30%的的回调 , 因此务必要做好风险控制 。 ”于佳宁称 , “不建议使用生活或者生意上的周转资金进行投资 。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