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事记|90后正在告别“韭零后”( 五 )


刚好大学四年多多少少都看过一些理财的建议 , 尤其是这两年 , 理财课程在百度、微博、抖音上轮番滚动 , 广告漫天飞 , 本就想理财的小姑娘自然也就动了心 。
语涵是个行动派 , 在知乎上看到很多人都在引流一个“1元理财课” , 抱着试一试的心态 , 她被某个“理财大咖”拉进了专门的社群 。
刚开始每天通过网课学习一些股票、基金的知识 , “让人感觉还挺靠谱” , 后来网课一结束 , 老师便趁热给语涵推荐进阶课程 , 承诺说只要认真上完这些课 , 保证以后年化收益可以超过15% 。
一边是“理财大咖”的极力保证 , 一边是“学员”的接连报课 , 本着“舍不得孩子套不着狼”的心态 , 语涵一咬牙给了12000元的报名费 , 立志要成为理财高手 。
哪成想所谓的进阶课太坑 , 等语涵和一众学员吵着要老师退款时 , 这些理财大咖顿时没了影 。
“群解散了 , 微信也拉黑了 , 想骂人都找不到挨骂的对象 。 ”
不过财还是要理的 , 只是相比于听别人的建议 , 语涵现在会静下来自己摸索 , 从最简单的支付宝、京东金融、各类手机银行app开始 , 从中挑选看着比较好的产品去买 。
但就算是这样的靠谱小额理财 , 语涵也踩了不少坑 , “刚开始有很多不懂 , 什么买低不买高、买短不买长、定投啥的都不知道 。 ”
“就拿某国民支付软件来说吧 , 去年炒得沸沸扬扬 , 其中有支热门债券一路飞涨 , 我跟风买了3千 , 结果卡在最高点 , 买完之后就看着那条线一直往下滑 , 想卖出又觉得还有希望 , 不卖又担心亏得更多 , 就纠结 。 ”
除了买在高点 , 语涵还买了很多长期理财产品 , 光银行App上推的某固定收益类封闭式理财产品就买了2万 , 到期都是2024年了 。
“总的来说 , 我还是很感谢踩过地那些坑 , 不然现在我可能现在还飘在天上 , 老想着投资理财可以一夜暴富 , 对普通上班族来说 , 还是谨慎一些好 。 ”
语涵现有的积蓄留了三分之一放银行活期 , 其它的资金都拿去分散投资了 , 这些产品的风险基本控制在P1~P3之间 , 虽然收益不算高 , 但怎么都比银行定存要多一点 。
“有一款基金我赚了不少 , 肯定比不上那些专业投资人 , 我也不求多 , 慢慢摸索嘛 。 ”
*文章人物均为化名 。
· The End·
(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 , 不代表新浪网立场 。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