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性玩家被围攻,女性向游戏最终会迎来什么结局?( 五 )


对玩家来说 , 一个心仪的、人气爆棚的游戏角色 , 与现实中受追捧的偶像明星并无二致 。明星的粉丝结群互动 , 彼此抱团 , 能够形成极大的声势 。相似的 , 钟情于同一个角色的玩家聚集在一起 , 成为了特定的圈子 。她们在这里分享游玩体验 , 进行同人创作 , 必要时一起去官博下面为角色刷队形 。
这种对不同人物的喜好 , 天然地将玩家们分隔成不同的阵营 。当一方的人说出贬损另一方的话语时 , 混战就会拉开序幕 。游戏运营者一旦有偏颇之处 , 也会迅速点燃战争的火星 。
过激的话语与行为会被互联网记录下来 , 有时成为下一次骂战的引子 , 有时酝酿为玩家群体之间的“世仇” 。
事实上 , 这种看上去“腥风血雨”的社交链接 , 恰恰正是造就女性向爆款游戏的钥匙 。
情感体验是女性向游戏的提供的核心服务之一 , 留住玩家的关键是“爱” 。同一社群内的互动能强化这份爱 , 对异己的恨意也能巩固这份爱 。
小说、绘画形式的同人创作 , 是寄托少数玩家爱意的载体 。而大多数玩家的“同人产出”其实就是群体性的表达 , 不论是赞美友方 , 还是攻击敌人 。这从另一个方面维持了游戏粘性 , 毕竟被骂总好过无人问津 。
更直观的结果是 , 骂战甚至能给女性向游戏带来更高的流水 收入 。
有时玩家因为愤慨情绪而报复性消费 , 有时则需要以充值记录来提高自己发言的话语 。这就好像单机玩家展示游玩时长和成就列表一样 , 都是为了证明自己对一款游戏的投入程度 。
概括而言 , 社交流量几乎是女性向游戏的必需品 , 爆款的诞生因此离不开买量营销 。
据报道 , 广告与行为分析平台TrackingIO监测数据显示 , 《恋与制作人》上线当月的广告买量投入位居国内手游市场第一 。2020年友谊时光年报披露 , 友谊时光的销售及行销开支达到6.124亿元 , 同比增长55.7% 。通过长线投放 , 友谊时光稳住了《浮生为卿歌》的曝光量 , 继而能维持流水水平 。
|女性玩家被围攻,女性向游戏最终会迎来什么结局?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图源《友谊时光2020年度报告》
买量成本高居不下的今天 , 获客成本越发高昂 , 并非每一家公司都有足够的魄力和底气加入这场游戏 。不可小觑的营销压力 , 落在女性向游戏的肩上 。
女性向游戏爆款难觅的另一大原因是同质化 。十多年来 , 随着产品更迭 , 玩家的审美不断提高 , 游戏同质化问题逐渐暴露 。
一方面 , 大量女性向游戏在内容上走向僵化 。
新上架游戏中 , 乙女游戏占据半壁江山 , 而其玩法与二十年前并无本质区别 , “古早言情剧情”是玩家评价的常见词 。微创新成了现阶段新品的主题 。当一款新游戏放出消息 , 玩家在欣赏精致人物的同时 , 也会越来越警惕饱受诟病的抽卡模式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