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会|姜振宇:让世界科幻大会带动成都科幻“支棱”起来( 二 )


姜振宇将这份工作形容为“就像是科幻小说里的实验场景变成了现实 。 我在做的 , 简直就是小说里写的事儿” 。 他透露 , 今年 , 实验室将陆续有相关成果和论文推出 。
世界科幻大会举办权花落成都
绝佳契机 推动文化“升维”
2021年年底 , 经过了两年的努力 , 2023年第81届世界科幻大会的举办权最终花落成都 , 姜振宇深度参与了成都的前期申幻工作 。 申幻成功后 , 如何让世界科幻大会在成都留下更多东西 , 是他一直思考的问题 。 “
“人们提起成都时 , 第一反应永远是火锅和熊猫 。 ”他说 , 事实上 , 让很多人忽略的是 , 成都其实是一个充满未来感的城市 。 过去几年里 , 姜振宇一直在参与中国科幻产业报告调研工作 。 他发现 , 成都具备良好的科幻产业发展条件 。 一个细节是 , 无论走到哪儿 , 都能发现科幻迷 , 他们散布于各个产业 。 而当天采访所在美术馆的老板 , 就是一位科幻迷 。
那么 , 是否有可能利用科幻来实现成都文化“升维” , 让成都拥有一个更现代的、面向未来的文化状态 , 并撬动更多产业?在他眼中 , 世界科幻大会将是一个绝佳的契机 。
“大会过后 , 当成都在世界范围内被冠以‘科幻之都’的标签时 , 外界可能会对成都抱有更多关于科幻的期待 。 ”他说 , 科幻需要“破圈” , 但目前 , 成都还未出现标志性的、可进入的科幻场景 , “成都科幻氛围挺好的 , 可到底有啥是可以去看、去玩的科幻内容呢?”
怎样做?他认为 , 成都可以整合周边区域的文旅资源 , 如将既有的自贡恐龙园、成都科技馆 , 以及大量的高新技术企业 , 多方合力形成新文化空间 。 此外 , 许多高科技介入的场景 , 也有很大想象空间 。 比如 , 游客在成都吃火锅看变脸的时候 , 能不能加点未来感;或者 , 在一些园区可以探索落地一些可步入的、含有科幻元素的空间 , 让不具备太多科幻知识背景的普罗大众 , 也可以近距离感知科幻 , 等等 。
“在舒适的环境里自然地呈现科幻元素”
新年计划 科幻艺术进社区
一些想法和实践 , 今年也将迎来新进展 。
【大会|姜振宇:让世界科幻大会带动成都科幻“支棱”起来】姜振宇有一个持续了五六年的科幻作家访谈计划 , 眼下已经积累了包含刘慈欣在内的十余位知名科幻作家 , 有几家出版社正在接洽 , 这个项目将对中国科幻历史和科幻文化进行普及和教育 。
他也计划将科幻艺术推进社区 。 在他的设想中 , 未来可以和一些先锋社区合作 , “在舒适的环境里自然地呈现科幻元素” 。 比如 , 和国内各地的高校合作设计一场科幻毕业作品全国巡展 , 最后落地成都社区 , 成为常展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