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点·观察|九成受访者使用过智能客服 仅四成觉得好用( 二 )
数据显示,在使用智能客服的过程中,受访者遇到比较多的问题是回答生硬机械(62.1%)、不能准确理解提问(52.2%),其他还有:除固定话术外,不能解决个性化问题(48.6%),难以找到人工客服辅助咨询(45.5%),问题解决效率低(44.4%),无法顾及老年人、残障人士等群体(21.7%)等 。
73.4%受访者建议加强技术突破,提高智能客服学习能力
“从顾客的角度来讲,我不想和一个机器人对话 。我只想找一个人来解决我的问题 。”王思齐希望人工智能可以更好地识别问题,有不能解决的问题要及时分派给人工客服 。“我感觉现在很多智能客服都在追求个性化,但不少仅停留在形象更可爱、声音更好听的层面,没有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
刘鹏觉得,如果是在售前和咨询阶段使用智能客服,应该完善相关的设置和算法,尽可能涵盖消费者需要的信息,“这样既能方便消费者也能降低企业成本 。但如果是一些复杂问题,不在智能客服理解的范围内,就应该有快捷的转接通道,让消费者更好地找到人工客服” 。
李艳妮觉得,虽然智能客服应用场景很多,但不能用智能客服取代人工,“尤其像一些中老年人,他们不太适应智能客服,有时很难判断想要问的问题属于智能客服列出的类别中的哪个,很有可能解决不了 。还有的智能语音播报语速偏快,老人们还没听清就结束了,最好直接有人工客服” 。
优化智能客服,73.4%的受访者建议加强相关技术突破,提高智能客服学习识别能力,69.5%的受访者建议在明显位置设置人工客服,辅助使用,65.9%的受访者期待提供更加个性化、人性化的服务 。
北京邮电大学人工智能学院副教授刘伟认为,智能客服只能在一定范围内取代人工客服,但复杂的业务现在依然完成不了 。想要改进智能客服,可以从两个方面入手,首先是加入统计和概率,“人类拥有的迁移能力、类比能力、隐喻能力,人工智能都不具备 。智能客服是基于一些固定程序来运行的 。随着自然语言的发展,可以将统计和概率加入进去,用概率高的词汇替换以前的固定词汇,这样可以更加灵活” 。第二是增加交互设计,像老年人可能不方便使用触摸操作,但可以用语音,未来语音识别技术也可以更加进步,“需要产品开发人员、设计人员更加深入地研究人的自然交流和人的认知” 。
推荐阅读
- 视点·观察|新华社:数字虚拟人频频出圈,能在多大程度上替代真人?
- 视点·观察|收购黑鲨入局VR设备,曾说不做硬件的腾讯,搞得定硬件制造吗?
- 视点·观察|每天9.9元起就能租手机?租赁平台被指向未成年人放高利贷……
- 视点·观察|虎年只有355天 少的10天你知道去哪了吗?
- 视点·观察|肯德基盲盒二手价暴涨8倍 是否在搞“饥饿营销”?
- 视点·观察|涉嫌传销再陷逃税风波,“微商教母”张庭夫妇最少补税118亿?
- 视点·观察|新卡流量糊涂账 老卡资费难降档
- 视点·观察|快递为何“送不上门”?难点在哪?
- 视点·观察|因解决BUG不力 LastPass或面临2000万欧元的GDPR罚款
- 视点·观察|媒体评王冰冰遭人肉:曝光他人隐私构成犯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