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财观念|金融诈骗“盯”上年轻人口袋 这份“避坑”指南请收好( 二 )
——火眼金睛 , 去伪存真 。 对广告中的“免费”“优惠”“稳赚不赔”“低成本、高回报”等字眼要高度警惕 , 自觉抵制诱惑 , 坚信天上不会掉馅饼 。 切勿轻信各种QQ群、微信群所谓“高手”“导师” , 防止被骗 。
银保监会曾多次提示:在实践中 , 承诺保证本金的金融产品收益率超过6%就要打问号 , 超过8%就很危险 , 10%以上就要准备损失全部本金 。
【理财观念|金融诈骗“盯”上年轻人口袋 这份“避坑”指南请收好】——自我保护 , 善于求助 。 如果不小心陷入不良“校园贷”或遭遇金融诈骗 , 应及时与家人、老师沟通 , 并保存相关证据 , 第一时间寻求监管部门、公安机关帮助 , 拿起法律武器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 ◎新华社采访人员 吴 雨 刘 慧 李延霞
推荐阅读
- 示范课|特别策划 | 亚洲前沿科技/绿色金融MBA项目,助您领先布局“双碳”新时代
- 隐私|2022全球金融科技十大技术趋势发布
- Europe|Meta被称“金融骗子之家” 英国互金公司:将抵制其广告服务
- 新浪科技|Meta被称“金融骗子之家” 英国互金公司:将抵制其广告服务
- 示范课|报名丨香港科技大学 MBA – 亚洲前沿科技/绿色金融工商管理硕士
- 最新消息|人民银行等七部委就《金融产品网络营销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公开征求意见
- 概念股|孙佳山、张泰旗:警惕元宇宙可能带来的金融泡沫
- 运营|Yiwealth面向百家金融机构免费提供百万元智能内容产品及服务,打造财富管理行业智慧运营新基建
- 隐私|云从科技:入选毕马威中国金融科技TOP50
- 宇宙|毕马威:元宇宙概念的成熟给金融科技带来进一步发展想象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