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oNews|陷入疯狂的锂资源:动力电池和新能源汽车被卡了脖子?( 二 )
文章图片
图2/2
锂矿 , 图源:<span id="usstock_SOHU"><a href=https://www.nuoha.com/news/view/"http://stock.finance.sina.com.cn/usstock/quotes/SOHU.html" class="keyword f_st" target="_blank">搜狐
中国的锂资源储量虽然丰富 , 但受限于开采技术和成本仍高度依赖进口 , 国泰君安证券在研究报告中表示 , “中国70%的锂资源都需要进口 。 ”
作为锂资源下游主要需求方 , 新能源汽车销量的爆发加剧了锂电池原材料的短缺程度 。 来自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的统计数据显示 , 2021年11月 , 国内新能源汽车产量为45.7万辆 , 同比增长131.3% , 环比增长15% 。 2021年1-11月 , 国内新能源汽车的产销量分别为302.3万辆和299万辆 , 同比均增长1.7倍 , 与此同时 , 新能源汽车的渗透率达到了12.7% , 较去年仅5.4%的渗透率也实现了翻倍增长 。
另据中国汽车动力电池产业创新联盟的统计数据 , 2021年11月 , 国内动力电池的产量为28.23GWh , 同比增长121.8% , 环比增长12.4% , 其中 , 三元锂电池的产量为10.39GWh , 同比增长42.5%;磷酸铁锂电池的产量为17.8 GWh , 同比增长229.2% 。 预计2022年需求端将持续旺盛 。
在巨大的需求量与严重依赖进口的矛盾之下 , 产业链上每个环节的成本均在提升 。 前述新能源汽车行业人士向DoNews解释 , 动力电池占新能源汽车整车成本的40%-50% , 而正极材料占动力电池成本的30%-45% , 而锂电池原材料价格一路飙升 , 导致动力电池厂商只能将成本向下转移给新能源汽车厂商 , 而新能源汽车厂商最终通过降补、提价等方式又将成本转移给了消费者 。
动力电池作为新能源汽车的“心脏” , 直接决定着各家厂商的销量情况 。 由于锂电池原材料价格高企和动力电池厂商强势的议价能力 , 不少新能源汽车厂商纷纷亲自下场布局动力电池产业 。
一个典型的例子是特斯拉 。 2020年9月 , 在特斯拉举办的“电池日”活动上 , 被暂时命名为“4680电芯”的全新车载电池产品正式问世 。 特斯拉CEO埃隆·马斯克(Elon Musk)表示 , 为了达到这个目标 , 特斯拉从电芯的结构和材料上 , 都进行了革新 , “4680电芯的单体能量提升了5倍 , 输出功率提升了6倍 , 续航能力提升了16% 。 ”
不仅是特斯拉 , 截至目前 , 已有包括长城汽车、吉利汽车、大众汽车、梅赛德斯-奔驰在内的12家新能源汽车厂商进入或即将进入动力电池领域 。
不过 , 新能源汽车厂商亲自下场布局动力电池产业虽然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成本压力 , 但却并不能解决锂资源短缺带来的掣肘 。 有业内人士指出 , 目前南美盐湖和澳洲锂矿扩产进度不乐观 , 而国内增量有限 , 2022年锂资源供给仍将面临较大缺口 。
推荐阅读
- 财联社|疯狂的NFT:2021年销售额达到249亿美元 较前年猛增数百倍
- 新浪科技|谷歌疯狂游说欧盟政界人士 希望修改《数字市场法案》
- DoNews|哪吒汽车迎来第10万台量产车下线
- DoNews|微信十一年,到底改变了什么?
- 理智|陷入网贷泥沼 该如何理智“上岸”
- 21世纪经济报道|从7元到80元:教培政府指导价划线,驱逐暴利还是陷入生存危机?
- 最新消息|伊丽莎白·霍尔姆斯欺诈案陪审团称在三项罪名上陷入僵局
- 数字货币|亿万富翁正在接受加密货币 以防法定货币陷入“地狱”
- 媒体滚动|台积电5nm技高一筹 三星不服:疯狂投入想要逆袭
- 市场资讯|400万人疯狂抢购的临期食品,暗藏太多玄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