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点·观察|四部门向算法推荐乱象“亮剑” 专家:或削弱平台流量红利( 二 )


携程被罚:“大数据杀熟”第一案维权成功
技术本身并无善恶 。但如果利用方式出了错,就会成为商家“割韭菜”的工具,让用户不知不觉陷入到“大数据”陷阱中 。
2021年12月31日,绍兴市中级人民法院就胡某某诉上海携程商务有限公司侵权责任纠纷一案依法作出终审判决,“大数据杀熟”第一案维权成功 。
此前据新华网报道,胡女士多次通过携程APP预定机票、酒店,在携程平台上消费了10余万元,成为该平台的钻石贵宾客户 。
2020年,胡女士像往常一样通过携程APP订购了舟山某高端酒店的一间豪华湖景大床房,支付价款2889元,却在退房时发现,酒店的挂牌房价加上税金总价仅1377.63元 。胡女士随后与携程反应,携程仅退还了部分差价 。
大数据“杀熟”反映出了典型的价格歧视,较真的胡女士将携程告上法庭 。
2021年7月7日,绍兴市柯桥区人民法院一审判令携程公司退还胡女士订房差价,并按差额房费的三倍支付赔偿金;判令携程公司在APP中增加不同意其现有《服务协议》和《隐私政策》仍可继续使用的选项等 。携程公司不服,提起上诉 。
据北京青年报报道,绍兴市中级人民法院审理认为,携程公司构成欺诈,判令携程公司退还胡女士订房差价并按差额房费的三倍支付赔偿金;对胡女士其余诉讼请求不予支持 。
视点·观察|四部门向算法推荐乱象“亮剑” 专家:或削弱平台流量红利
文章图片

制图:方紫薇
采访人员发现,目前在许多互联网APP上,用户已经可以自主选择关闭个性化推荐设置 。
比如打开淘宝APP,可以在隐私栏关闭个性化推荐;同样,在饿了么APP中,也可以在通用设置里关闭个性化推荐设置 。再刷新之后,APP首页的推荐都发生了变化 。
视点·观察|四部门向算法推荐乱象“亮剑” 专家:或削弱平台流量红利
文章图片


淘宝个性化推荐关闭页面 。
视点·观察|四部门向算法推荐乱象“亮剑” 专家:或削弱平台流量红利
文章图片


饿了么个性化推荐关闭页面 。
但是关闭了个性化推荐后,获得的信息有时并不尽如人意 。
比如知乎网友“King James”就指出:“其实现在已经有部分APP存在关闭个性化推荐或广告的功能了 。我关闭了淘宝的推荐功能后,发现各大推荐模块仍然存在,整个信息流里面都是一些冷门商品,完全没有想逛的欲望 。以淘宝的技术能力,不至于推荐的商品如此令人反感,感觉在反向推荐 。我怀疑,淘宝是希望通过这种做法来促使我重新开启个性化推荐 。”
因此关于“大数据杀熟”“个性化推荐”等方面,《规定》进行了相关限制: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