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点·观察|四部门向算法推荐乱象“亮剑” 专家:或削弱平台流量红利( 三 )


《规定》第二十一条提出,算法推荐服务提供者向消费者销售商品或者提供服务的,应当保护消费者公平交易的权利,不得根据消费者的偏好、交易习惯等特征,利用算法在交易价格等交易条件上实施不合理的差别待遇等违法行为 。
《规定》第十七条提出,算法推荐服务提供者应当向用户提供不针对其个人特征的选项,或者向用户提供便捷的关闭算法推荐服务的选项 。用户选择关闭算法推荐服务的,算法推荐服务提供者应当立即停止提供相关服务 。
算法推荐服务提供者应当向用户提供选择或者删除用于算法推荐服务的针对其个人特征的用户标签的功能 。算法推荐服务提供者应用算法对用户权益造成重大影响的,应当依法予以说明并承担相应责任 。
保护被算法困住的“平台劳工”
【视点·观察|四部门向算法推荐乱象“亮剑” 专家:或削弱平台流量红利】2021年4月28日,在北京卫视的纪录片镜头下,北京市人社局劳动关系处副处长王林体验了一天做外卖骑士的感觉,送单12小时完成5单送餐,只赚了41块,他感叹这个钱太不好挣,引起社会对外卖骑士的关注 。
4月29日,美团与饿了么相继做出正式回应,明确表示已逐步取消对骑士逐单处罚,并将继续努力提升骑士体验 。
对此《规定》也提出,算法推荐服务提供者向劳动者提供工作调度服务的,应当保护劳动者取得劳动报酬、休息休假等合法权益,建立完善平台订单分配、报酬构成及支付、工作时间、奖惩等相关算法 。
山东大学新闻传播学院教授倪万告诉中国城市报采访人员:“治理算法的本质问题,是算法终归要为谁服务的问题,说到底要为人民服务,不是为算法背后的资本服务 。不要让算法异化人,把人困进冰冷的算法里 。”
或削弱平台企业因算法带来的流量红利
“我在刷B站的时候,会选择一些有价值的知识分享类视频点赞收藏,这样下次刷新时,算法就会推送我感兴趣的视频 。”90后网民阿炜向采访人员分享他“驯服”算法的小技巧,他表示,偶尔他也会看一些不动脑的搞笑视频,但很快,他的首页推荐就被“污染”了 。
“想要对冲‘信息茧房’,我必须要同时关注很多领域,可我的每一次喜欢与分享都是选择,也许我自以为没有陷入‘茧房’,却已经身在其中了 。”阿炜感觉十分无奈 。
视点·观察|四部门向算法推荐乱象“亮剑” 专家:或削弱平台流量红利
文章图片

制图:方紫薇
信息茧房概念最初由哈佛大学法学院教授凯斯·桑斯坦提出 。
他认为,在信息传播中,因公众自身的信息需求并非全方位的,公众只注意自己选择的东西和使自己愉悦的通讯领域,久而久之,会将自身桎梏于像蚕茧一般的茧房中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