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省|全过程数字化勘查 让精准探知地下矿藏不再难
“我们在全国率先开展固体矿产数字勘查 , 实现了矿产勘查从普查到详查、勘查全过程数字化 。 ”日前 , 在贵州省地矿局举办的“数字勘查”媒体见面会上 , 该局首席科学家周琦言语之间透着自豪 , “过去野外地质矿产勘查工作数据采集较为落后 , 都是人工野外作业并采用手工整理和记录 , 现在要改变落后面貌 , 实现它的数字化转型 , 我们第一步做的就是数字勘查 。 ”
为破解长期以来地质勘查数字化转型难题 , 贵州在国内率先开展数字勘查 , 推进地质工作与大数据融合发展 , 实现了地质勘查全过程数字化 。
“亚洲第一”带来的数字化命题
我国是锰矿石和锰系材料的消费大国 , 每年有70%的锰矿需要从国外进口 , 锰资源十分紧缺 。 过去 , 贵州找矿 , 沿用的是苏联科学家在20世纪40年代提出的沉积型锰矿找矿理论 。
从2005年起 , 贵州省地矿局以周琦为首的103地质队找矿团队立足贵州锰矿成矿条件 , 在大量野外考察、勘查的基础上提出“古天然气渗漏沉积成锰”成矿理论 。
依据这一新理论 , 贵州在铜仁探明普觉、高地、道坨和桃子坪4个世界级超大型锰矿床和中国第一个特大型富锰矿床 , 实现我国锰矿地质找矿有史以来的最大突破 。
贵州由此成为全国最大的锰资源基地 , 锰矿石资源储量跃居亚洲第一 , 从根本上扭转我们国家锰矿依赖国外进口的局面 。
不过 , 在传统的矿产勘查中 , 地质填图、钻孔编录、计算制图等无一不是靠纸质记录 。 繁琐、低效 , 成为制约地质勘查工作发展的瓶颈 。
作为全国首个大数据综合试验区 , 近年来 , 贵州的大数据发展如火如荼 。 是否可以利用大数据的红利 , 让地质勘查搭上数字化的快车道呢?这成了摆在贵州省地矿局党委书记、局长付贵林面前的一道新命题 。
为此 , 从2016年起 , 在贵州省自然资源厅的支持下 , 贵州省地矿局与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吴冲龙教授团队合作 , 开始了数字勘查的探索 。
数字化颠覆传统矿产勘查模式
“数字勘查”第一步是勘查的全过程数字化和信息化 。
这就意味着 , 原先以纸质的方式来留存的各种地质数据和资料 , 都要按标准录入数据库 , 为后续的图件编绘、综合研究和储量估算提供数据支撑 。
面对新的数据采集方式 , 一开始 , 很多人不习惯 。 贵州省地矿局通过集中培训、野外现场演示等方式 , 让一线技术人员熟练掌握数字勘查技术 。
周琦到矿区现场指导 , 他鼓励大家大胆尝试 。 “野外数据采集就像修房子 , 首先要打好地基 。 数据录入完整 , 地基牢固才能在上面建成高楼大厦 。 ”
推荐阅读
- 移动|汕头:启动5G+工业数字化管理服务平台
- 兰女士|RIB受邀参加施耐德“双碳”高峰论坛,提出建筑6D数字化解决方案
- 医疗|AI赋能,思必驰助力医疗行业数字化转型
- 生产|桃江南方水泥数字化建设助力高质量发展
- 安永|安永:药企数字化转型的探索与实践
- 数据|新东方展览签约阿里巴巴云上会展,积极探索会展行业数字化转型
- 机构|郑忠斌:桥梁型创新机构助推上海工业数字化转型连“点”成“网”
- 虚拟|元宇宙热潮下的数字化未来在哪里?
- 病历卡|上海医疗数字化转型:“制度+科技”重塑就医流程
- 系统工程|获央视点赞!山东邹城统计数字化转型背后的京东云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