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虾米音乐,漫长的告别


|虾米音乐,漫长的告别
文章图片
图1/7

欢迎关注“创事记”的微信订阅号:sinachuangshiji
文/李春晖
来源:娱乐硬糖(ID:yuleyingtang)
随着年龄增长 , 辞旧迎新越来越伴有一种怅然若失 。 我们不断迎来更好的东西 , 但也在失去一些 。 失去的那些由于与我们过往人生深刻绑定 , 更显得难以割舍 。 它是从我们的记忆里、生活里 , 硬生生剥离出去 。
2021年的第一场重要告别 , 来自虾米音乐 。 在关停消息传出后一个多月 , 终于被其官方证实 。 今天(1月5日)上午 , 虾米音乐发布官方声明 , 由于业务调整 , 虾米音乐播放器业务将于2021年2月5日正式停止服务 。
逆向去看已发生的事 , 会让人更加唏嘘甚至有宿命之感 。 即 , 虾米今天的告别式 , 在两年前就已进入倒计时 。 在版权大战的轰轰烈烈和格局已定中 , 在音乐平台并不能靠音乐本身赚钱的商业困局中 , 在年底各大榜单的抖音神曲分量越来越重、音乐萎缩为给短视频助兴的那一个高潮片段中 , 终局早已写定 。

|虾米音乐,漫长的告别
文章图片
【|虾米音乐,漫长的告别】图2/7

或许还要更早 , 至少虾米音乐创始人王皓早有预感 。 当然 , 他看到的还只是个开头 。 2013年 , 数字音乐市场正发生类似视频网站早期的巨变 , 作为独立音乐平台的虾米已站在危险边缘 , 必须要开始一场“找爸爸”的生存游戏 。
“我不会像有些人说的那个当时没卖(给阿里)就好了 , 这种话毫无意义 。 不卖当年就死了 , 也没有什么好抱怨的 。 ”王皓说 。
商业大势 , 浩浩汤汤 , 王皓挡不住的 , 巨头也终究顺水推舟 。 毕竟“一超”格局下(都算不上“多强”) , 再耗下去也是枉然 。
令人略感欣慰的是 , 尽管播放器业务关停 , 音乐人业务仍将继续 。 虾米官方表示 , 未来业务重点将转向B端的音乐商业场景服务 。 “我们将依托新成立的‘音螺’平台持续探索创新 , 服务音乐人及业内合作伙伴 。 ”
太阳照常升起 , 故事仍将继续 。 而我们仍将反复追问 , 数字音乐时代要往哪里去?一切是变好了 , 还是变坏了 , 或是正在变好或变坏 。
人们渐渐忘了虾米
直到听说它要离开
在虾米音乐关停消息传出之前 , 硬糖君从未感觉虾米还有这么多忠实用户 。 告别时候才开始怀念 , 不算人性弱点 , 只能说世事无常 。
正如虾米内部信引用的用户评论 , “虾米的存在是习惯 , 更是陪伴本身 。 ”这个已经不时髦的音乐播放软件 , 人们忽然开始大规模谈论它小众的调性、多元的曲库、精准的推送、以及纯粹的听歌环境 。

|虾米音乐,漫长的告别
文章图片
图3/7

但作为一个产业观察者 , 硬糖君看着这些称赞虾米的话、也认同这些话 , 同时也默默认同:拥有这些调性的产品 , 确实彩云易散 。
成立于2008年的虾米音乐 , 是国内最早的数字音乐平台之一 。 其前身虾米网志在解决音乐人传播音乐、乐迷寻找音乐的难题 。 也就是这几年音乐平台打完头部版权战开始搞的各种音乐人计划 , 虾米当年做的就是这件事 。
再加上其早期构建的用户上传、付费下载、版权分成机制 , 虾米可以说是国内做小众音乐最早、也是资源最全的平台 。 3000万首的曲库、1000多个曲风流派、4万多原创音乐人入驻、5亿多个优质歌单 , 这样的虾米被乐迷称为“音乐图书馆” 。

|虾米音乐,漫长的告别
文章图片
图4/7

但“音乐图书馆”可以视为对一个音乐播放器的赞美 , 却可能是一家音乐公司的魔咒——图书馆可是非盈利的 , 卖畅销书才是生意 。 长尾音乐的敝帚自珍 , 终究比不得网红神曲的洗脑流传 。
再比如 , 精准的音乐推荐也是忠实用户盛赞虾米的优点 。 尤其是其2019年后升级的音乐趴间、AI日推、“虾米电台”等功能 , 都是用户留言挽留虾米时提到的高频词汇 。 用惯虾米的人 , 大多不习惯其他音乐平台的算法 。
诚如人们所言 , 虾米让喜欢音乐的人遇见了更多未知而美好的世界 , 也让那些深藏的音乐作品被更多人听见 , 让籍籍无名的音乐人走上更大舞台 。 推送你可能最喜欢的 , 而不是最热门的 , 这是用户无法割舍虾米的关键点 , 也是目前其他音乐平台无法做到的 。
但我们换个思路来看 , 虾米采用的这种更多元化、拉动长尾的推荐算法 , 究竟是一种能力还是一种选择?
打个也许不那么恰当的比方 , 抖音和快手的早期算法曾被广泛讨论 。 抖音倾向于通过流量倾斜将某一种内容或个人制造为短期网红 , 快手则更加去中心化、希望突破信息茧房 。 在现有的技术水平下 , 这样的算法选择 , 我们已经能看到中期赛跑结果——抖音的网红效应更易出圈 , 能吸引更多新用户 。
而虾米这个音乐桃花源的结果我们也看到了 。 虾米音乐公告内容显示 , 虾米将于2020年1月5日10点开启用户个人资料及资产处理通道;2021年2月5日0点后 , 虾米音乐App从应用商店下架 。 停止所有音乐内容消费场景 , 仅保留账号资产处理、网页端音乐人提现服务 。 2021年3月5日0点后除网页端音乐人授权服务维持运营 , 其他运营均停止并关闭服务器 , 届时及以后将无法登录 。
虾米12年 , 掉队在哪一步
如今存在于人们回忆里的虾米 , 好像一直是个遗世独立的小而美产品 。 但从硬糖君的角度看 , 在线音乐市场风云激荡的这几年 , 那些重大“赛事” , 其实虾米都没缺席 。
扶持独立音乐人是在版权之争后在线音乐开辟的第二战场 , 虾米由于其出身 , 论起来还是起步最早的一个 。
2014年 , 虾米音乐就启动了国内首个原创音乐扶持项目——寻光计划 。 2000多名独立音乐人参加评选 , 最终制作出16张唱片 , 15部MV , 50场演出 , 累计获得近4亿音乐试听与MV视频播放量 。
计划中诞生的《寻光集》 , 是中国第一张互联网唱片 , 其中收录了逃跑计划、莫西子诗、好妹妹等独立音乐人的作品 。 之后几年里 , TME、网易云音乐也相继推出类似的音乐计划 , 虾米重视投入包括专业奖项在内的音乐基础设施的特点仍十分突出 。

|虾米音乐,漫长的告别
文章图片
图5/7

尤其是虾米巨细无遗的曲风流派分类、智能化的音乐推荐 , 以及因这些特点而聚拢的用户 , 本就对小众、长尾音乐更加友好 , 这在2017年启动的寻光计划第二季上也充分体现出来 。 随后的云栖-虾米音乐节 , 也填补了国内科技音乐节的空白 。
但独立音乐人虽然是眼下各家发力的重点 , 可音乐终究是头部效应极强的行业 。 不然 , 国家版权局要求转授率达到曲库的99% , 但我们为啥还觉得想听的歌总是“灰”的?因为多数时候 , 大家只是在听那1% 。
而虾米进入版权竞争时 , 那1%已经是有钱都买不到的状态 。 虾米也砸过钱 , 2015年起 , 虾米先后与华研、滚石、相信、BGM、寰亚、SM、Merlin达成内容合作 。 一度在群众心中 , 虾米几乎和腾讯音乐一样有钱 , 网易云音乐是最穷的 。

|虾米音乐,漫长的告别
文章图片
图6/7

也是枉然 。 更多、更有价值的版权已经握在别家手中 , 且远未到期 , 用户只能看着歌单一点点“灰”下去 ,
业内外、包括虾米自己 , 公认虾米的掉队在版权之争 , 硬糖君却觉得是错过了直播 。 有版权顶多能让虾米守住这一亩三分地 , 却始终缺少造血能力 。 就像今天的长视频行业 , 有内容、有用户、没变现 , 守着巨大的亏损和看上去确实有价值的用户 , 到底能用来做什么?没答案 。
有人愿意众筹留住虾米 , 有人说我们欠虾米一个会员 。 但这样的惋惜之情 , 终究不是现实的商业逻辑 。 国内在线音乐行业的绝对领军者TME是靠版权盈利的吗?不是 , 是靠酷狗和全民K歌为主的社交娱乐服务 。
即便因为在版权上的绝对优势 , 2020年Q3 TME在线音乐订阅收入同比增长55.0% , 而社交娱乐服务受抖音快手等冲击增长放缓 。 卖音乐的14.6亿元相对于卖直播虚拟礼物的52.5亿元 , 仍何其悬殊!
你要是说今天的中国音乐不值得花钱、中国人为音乐花钱的意识还是不足 , 那海外音乐流媒体巨头Spotify又怎样呢?亏损是常态 , 万一哪个财季盈利了 , 大家就要奔走相告 。
今年8月的消息 , Spotify也开始着手开发直播功能了 。 网易云音乐则更早涉足直播、短视频业务 , LOOK直播、云梯计划 , 都是其泛音乐、泛娱乐的努力 。
“12年来 , 产品的每一次迭代和更新 , 我们都希望做得更加纯粹——回归音乐本身 , 让每一位用户都能发现属于他们的音乐新世界 。 ”
这段话来自虾米音乐的告别信 。 想要更“纯粹”的虾米 , 注定陷入了一场无限战争中 。 但一个做直播的虾米 , 又不是大家怀念的那个虾米了 。
数字音乐向何处去
不是因为如今虾米音乐关停了 , 硬糖君就在这里一味说它那些我自己也喜欢的调性是错的 。 只是必须正视:音乐是一回事 , 商业是另一回事;核心乐迷是一回事 , 大众用户是另一回事 。
音乐还有独立自足的价值吗?这样提问似乎就很不尊重 。 但现实就是 , 如果不通过综艺、影视剧、短视频 , 一个好音乐很难触达我们 , 我们也很难发现一个好音乐 。 我们不得不承认 , 音乐流媒体可能并不是音乐最好的传播方式 , 尽管它是音乐最好的欣赏方式 。
而如果不通过打榜式的重复性数字专辑购买、直播里的打赏 , 在线音乐仍没找到像唱片时代那种“靠自己”的变现方式 。 在今天为音乐花钱的人 , 似乎很多都不是为了音乐本身 。
人们当然还是爱音乐的 , 就像虾米关停消息传出后 , 大家开始怀念那些用虾米的日子 , 担心那些评论、歌单、和青春一起用心储存的音乐资料会流离失所 。 虾米团队对此回应 , 用户创建或收藏的歌单可以通过复制链接的形式 , 在其他音乐平台继续播放 。 已经付费购买的数字专辑 , 可以下载到本地电脑/手机中继续使用 。 此外 , 用户也可以通过静态网页、Excel等形式导出歌单里的具体曲目 。
“确保这些沉淀在虾米上的共同记忆不会消失 。 ”但作为音乐播放器的虾米 , 终究消失了 。 音乐发烧友失去了一块珍贵的“自留地” , 对版权方和独立音乐人来讲 , 其生存空间也被进一步压缩 。 据悉 , 未来虾米业务重点将转向音乐商业场景服务 , 依托“音螺”商业合作平台服务音乐人及业内合作伙伴 , 以音乐内容赋能场景 。

|虾米音乐,漫长的告别
文章图片
图7/7

轰轰烈烈的在线音乐市场 , 至今争夺的最核心资源仍然是那些十几年前奠定的音乐江山 , 不能不说是一种讽刺 。 华语音乐的落寞究竟应该归罪于谁 , 是数字音乐毁了其原有产业模式?是娱乐圈的浮躁让人不再用心做音乐?是短视频让音乐沦为陪衬?
事实上 , 从全球范围看 , 音乐都在降级 。 或许这就是互联网向大众赋权的必然结果 。 试图塑造和提高音乐审美的 , 就是不如满足和投喂用户现有审美的 。
“我们始终相信音乐的力量 。 ”这是虾米告别信的最后一句 。 除了相信 , 我们也别无选择 。
(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 , 不代表新浪网立场 。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