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间|实?虚:我们和我们存在的空间

余博
数字化的媒介削弱了空间的边界,也模糊了生活的界限 。 城市文化空间发生了相应的改变 。 多样化的空间形态开始形成,现实感与虚拟感交织 , 实体空间结构趋于动态,并越来越多地呈现出与虚拟空间亦虚亦实的互动共存 。
空间|实?虚:我们和我们存在的空间
文章图片

故宫首开夜场迎“上元之夜”?金良快/摄
传统时空关系格局被打破
在传统的空间观念中 , 实体空间或区域具有具体位置 。 传统的时间被划分为不同的时区 , 基于不同地区之间距离的相隔 , 时间上的联系往往不能通过空间上的分离而进行 。 但随着数字信息技术的发展 , 人们可以在不同的空间、同一时间进行交流活动 , 时间、空间以及相互关系都发生了新的变化 。
虚拟空间的不断发展明显已经超越了传统实体空间所定义的方向、距离以及各要素之间的联结性等概念 , 改变了人们传统的接收和传播信息的方式与手段 , 表现出无界限、多维度、零距离等发展特征 。 这一新的空间类型拓展了人类的交往空间 , 重塑着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 , 新的时空关系正在摆脱物理时空的种种限制 。
数字信息技术的进步推动了新的时空关系格局的逐步建立 。 在数字化时空关系中 , 传统的空间时间化 , 时间则被数字化、信息化、知识化 。 在数字创意产业发展中 , 谁拥有大量的知识并把握住信息 , 最有效地集聚创意资源和创意力量 , 谁就能赢得更多、更有效的时间 , 创造出新的技术、产品或服务 , 抢先进入文化资本市场 , 从而占据更大、更重要、更有力的空间 。
当然 , 作为城市中具有创新意识的个人 , 个体主动的创新意识、创造精神也会产生并释放巨大的创造能力 , 谁拥有强烈的创新意识和顽强的创新精神 , 谁就更快地获得并拥有更多、更新、更好的知识和信息 , 掌握市场先机 。 一大批具有创意灵感、具有企业家创新精神的创意人才基于某种同样的理由 , 选择特定的空间作为生产活动或商务办公的尝试 , 或者由于所处产业链条上、下游的关系集聚在特定的空间范围内 , 形成共同的价值认同感 。
空间|实?虚:我们和我们存在的空间
文章图片

第二届中国设计大展及公共艺术专题展在深圳揭幕?毛思倩/摄
文化空间的创新设计要以人为本
文化空间是城市文化活动的载体 , 人的文化特质和基本的行为、心理、生理等人性化环境要求文化空间不仅具有使用功能 , 还要从人性化需求出发 , 为人类的生存活动提供精神和物质方面的条件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