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拟|场景汇高端对话丨专访知春资本曾映龙:关注让数字世界更丰富的技术变量,聚焦“算力解放创造力”的创新方向

每经采访人员:李蕾 每经编辑:肖芮冬
在刚刚过去的2022年跨年晚会中 , 虚拟人/虚拟偶像几乎是全面霸屏 。 不仅虚拟偶像、数字主持人纷纷亮相 , 虚拟人元素也被频繁、大量地融入晚会 , 进一步引爆了行业与市场对虚拟人和元宇宙概念的关注 。
【虚拟|场景汇高端对话丨专访知春资本曾映龙:关注让数字世界更丰富的技术变量,聚焦“算力解放创造力”的创新方向】据最新发布的《虚拟数字人深度产业报告》测算 , 2030年我国虚拟数字人整体市场规模将达到2700亿 。 其中 , 得益于虚拟IP的巨大潜力以及虚拟第二分身的起步 , 身份型虚拟数字人将占据主导地位 , 约1750亿 , 并逐步成为元宇宙中的重要一环 。 服务型虚拟数字人则相对稳定发展 , 多模态AI助手仍有待进一步发展 , 多种对话式服务升级至虚拟数字人形态 , 总规模超过950亿 。
不过整体而言 , 目前虚拟人的市场仍然处于前期培育阶段 。 接下来将会如何发展?投资机构在关注怎样的机会?又有哪些新技术和方向值得期待?近日 , 《每日经济新闻》就这些热点问题专访了知春资本投资副总裁曾映龙 。
几大因素叠加引爆虚拟人赛道 , 但其仍处于较为早期的发展阶段
所谓“虚拟数字人” , 指的是存在于非物理世界中 , 由计算机图形学、图形渲染、动作捕捉、深度学习、语音合成等计算机手段创造及使用 , 并具有多重人类特征(外貌特征、人类表演能力、人类交互能力等)的综合产物 。
作为元宇宙的重要赛道 , 虚拟人为现实世界和虚拟世界之间提供了具备更强视觉效果、更佳沉浸体验以及更有情感温度的交互方式 , 是实现元宇宙的必要元素之一 。 而随着近年来CG、动作捕捉、AI等技术的不断革新 , 虚拟人的形态和应用场景也在不断丰富 , 商业模式也逐渐清晰 。
曾映龙分析称 , 今年以来爱豆和偶像的频繁“塌房”和劣迹艺人的出现 , 使得品牌方和企业主变得更加谨慎 , 不再将资金投在一个自己完全不能掌控的流量方上 。 与此同时 , 近三年来动作捕捉、3D制作等技术日臻成熟 , 市场上也已经出现了比较丰富的虚拟人供给 , 再加上二次元人群的崛起 , 多重因素共同作用之下虚拟人出现了非常明确的爆发趋势 , 发展势头迅猛 。
根据iiMedia Research的数据显示 , 2020年中国虚拟偶像核心市场规模为34.6亿元 , 预计2021年将达到62.2亿元 。
曾映龙指出 , 当前的虚拟人可粗略地分为两大类型 , 一类主要做技术提供 , 另一类则类似以前的艺人经纪人 , 致力于寻找能被公众喜欢的灵魂或人设 。 “随着AI算法、CV技术等越来越成熟 , 这个门槛已经被拉得很低了 。 虽然精度还没达到那么高 , 但对普通用户来说已经可以体验到虚拟人的美 , 并且这个趋势还会进一步延续下去 。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