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手机冲高端,白忙一场( 三 )


在2021年高通骁龙888发热问题突出成为“火龙888”的情况下 , 安卓手机在性能、功耗等整体体验上已经很难与采用A15处理器的苹果一较高下 , 供应链自主性的问题暴露无遗 。
具体来讲 , 2021年的高通骁龙888芯片存在功耗过高、发热量大、电池消耗快等问题 , 让2021年国产高端手机的使用体验大打折扣 。
最受到“火龙888”负面影响的手机厂商当属小米 。 自小米11系列发售以来 , 不断有用户反映小米11系列存在严重发热、烧主板、烧WiFi的问题 。 该事件也被多家媒体先后报道 。
即便如此 , 国产手机厂商的旗舰机型 , 目前却仍然摆脱不了对高通的依赖 。 高通在手机高端SoC领域几乎是一家独大 。
就在近期 , 国内两家手机厂商小米和联想还就“谁将首发高通骁龙新一代SoC”打起了一场小型的“争夺战” , 最终联想旗下的摩托罗拉品牌拔得头筹 。
但值得玩味的是 , 高通新一代SoC骁龙8 Gen1在功耗、发热问题上的表现相比上一代888并没有太大改善 。 有多个评论人士指出 , 目前已上市的搭载骁龙8 Gen1的手机普遍采用降频、锁帧、降低分辨率的方式来控制手机发热 , 在实际体验上打了一定的折扣 。
自研芯片:难而正确的道路
造芯“九死一生” 。
实际上 , 骁龙888芯片也不是国产手机厂商第一次在高通身上吃到苦头 。 2015年的高通骁龙810芯片也曾经因为高功耗和发热被称为“火龙” , 拖累了一众安卓旗舰手机的产品力 。
在核心供应链受制于人的情况下 , 一旦有意外发生 , 手机厂商很难规避负面影响 , 这背后存在着较大的不确定性 。
或许受此影响 , 国内手机厂商早早就萌生了自研手机SoC的想法 。 但遗憾的是 , 除了华为 , 国内手机厂商尚未成功摆脱对于高通旗舰芯片的依赖 。
2017年小米发布的小米5C手机曾搭载了自研的澎湃S1处理器 , 但后续的澎湃S2多次流片失败 , 造芯计划最终搁浅 。
据悉 , OPPO旗下芯片子公司ZEKU(哲库科技)也在研发SoC芯片 。 有媒体指出 , OPPO计划由台积电代工其研发的3纳米SoC芯片 , 如果研发顺利 , 将搭载在2023年或2024年推出的旗舰手机上 。
从小米澎湃S2的失败经历和华为的探索来看 , 自研手机SoC芯片的难度非常高 。 研发一款SoC芯片至少需要三年 , 并投入大量的资金 , 雷军曾经在一次演讲中形容造芯是“九死一生” 。 这对于手机厂商的财力和勇气 , 都是巨大的考验 。
不过 , 难而正确的事情 , 坚持才更有意义 。 自研SoC可以帮助手机厂商更好地控制软硬件集成 , 在体验上与竞争对手拉开差距 , 尤其是在高通旗舰处理器产品力不足的情况下 。
从更长远的角度看 , 下一代的计算平台无论是AR、VR还是元宇宙 , 其对软硬件的要求都会显著高于手机 。 这也对智能设备SoC的性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