苹果|折叠屏Yes or No 就看2022了?( 四 )
例如折叠的方式上 , 内折、外折、左右折、上下折、卷轴式折等等 , 各品牌拿出了不同形态的产品 , 丰富消费者的选择空间;再如折叠的技术方面 , OPPO Find N借助水滴形铰链技术 , 把屏幕中间的折痕做到相对平整 。 华为P50 Pocket则通过水滴铰链 , 实现了合屏时的无缝 。
上游供应商的技术方案也在不断迭代 , 国内柔性显示屏出货量第一的京东方 , 已经就折叠屏设备的特性研发出了内外双向折叠、可以增加一次折叠的三折产品等 。
文章图片
然而 , 值得注意的是 , 现阶段折叠屏赛道的创新更多聚焦于硬件层面 。 即以硬件的改进去驱动用户体验升级 。
客观地说 , 体验提升是有目共睹的 , 但能释放的市场增长空间有限 。 因为 , 折叠屏产品要想真正赢得大众认可 , 硬件创新只是基础 , 植根于折叠屏生态的杀手级应用才是市场的引爆点 。
参照其他领域里新技术的应用历程就能找到论据支撑 。
比如通信领域的技术迭代 , 用户最直观的感受是网速变快 , 但是 , 从3G到4G再到5G的技术升级价值 , 其实是落在网速变快之后的应用 。
4G最初商用时 , 杀手级的应用尚未成型 , 面对变贵的资费以及消耗速度更快的流量 , 大批用户抱怨“4G没什么用” 。 可是 , 时至今日 , 人均单日刷两小时以上短视频 , 网络直播用户超过6.38亿 , 这些深刻改变大众日常生活的应用 , 追根溯源都能归结到那句简单的“网速变快” 。
VR市场亦是如此 , 2014年Facebook收购Oculus , 业界都以为VR产业迎来了春天 。 然而 , 此后却是漫长的等待 。 虽然产品层面的穿戴舒适性、画面分辨率、人机交互等等痛点逐渐解决 , 但因为缺少杀手级的应用 , VR产业一直不温不火 。 直到2021年元宇宙概念兴起 , VR才重燃增长希望 。
身为局中人 , 跳出局限去预测技术升级所能创造的未来想象空间 , 无论放在任何领域都是极难做到的 。 但是 , 我们不能因此轻易去否定一项技术创新的价值 。
所以 , 视线回到折叠屏市场 。 厂商拿出出色硬件的同时 , 更应引导、共建折叠屏的应用生态 。
“原来是一个屏幕 , 现在分成一大一小两块 。 原来是长的 , 现在是方形 。 如何利用好形态的变化 , 借应用体验发挥折叠的优势 , 是行业下一步的重点 。 现在品牌已经在做平行视界、小窗模式 , 但明显没有与普通手机形成体验区隔 。 如果只是简单粗暴地放大视野 , 那折叠屏就成了折叠而折叠 , 创新价值大打折扣” , 有业内人士给出如是分析 。
步入2022年 , 技术、价格等维度望去 , 折叠屏作为主力机的基础条件已经成熟 , 在最近发布的折叠屏设备上 , 厂商关于体验升级的思考逐渐显露 。 OPPO刘作虎表示创新形态应该带来相应产品体验 , 荣耀赵明在发布会上用了40分钟去讲软件 , 强调通过全新系统实现内外屏1+1>2的设计理念 。
推荐阅读
- 网络|绝地求生免费版进不去/匹配失败/链接服务器失败/掉线黑屏办法
- IT之家|华为nova系列4G新机入网图公布:6.78英寸LCD屏,1.08亿像素主摄
- 该机|华为 nova 系列 4G 新机入网图公布:6.78 英寸 LCD 屏
- 快科技2018|2022年首款力作!苹果迄今性能最强新品曝光 超有质感
- 财产|折叠屏手机冲击高端,荣耀从华为继承的最后财产
- 苹果|关机后你的手机还能被定位,是真的咩?
- 财联社|对话荣耀CEO赵明:折叠屏会是国产手机弯道超车苹果的契机
- 海信|海信于芝涛:大屏加速画质之争,2022全球显示进入拐点之年
- IT|年轻人的第一台布加迪:纯电动折叠踏板车发布
- 功能|山灵 UA5 便携解码耳放发布:OLED 屏+实体音量旋钮,1月下旬上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