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资讯|动力电池回收,一座“烫手”的金矿( 三 )


在政策和市场前景的双重驱动下 , 大量企业涌入电池回收行业 。 数据显示 , 2020年是动力电池回收企业注册量的高峰期 , 全年新增2579家 , 同比增长253.3%;2021年上半年新注册了9435家 , 同比增长2611.2% 。
不过 , 目前市场的主要玩家还是靠近新能源产业链的巨头们 。 其中格林美、比亚迪及宁德时代旗下的邦普已成为回收市场的主要参与者 。
以废弃钴镍钨资源与电子废弃物的循环利用为主营业务的格林美 , 是国内电池回收的绝对龙头 。 公司自2003年开始启动废旧电池回收业务 , 目前具备完整的规模化回收处理、资源化循环利用产业链 。
1月4日 , 公司在互动平台上透露 , 2021年上半年动力电池回收业务快速增长 , 实现营业收入5473.70万元 , 同比增长75.90% 。 公司称 , 动力电池回收是新能源行业的下一个收益风口 , 是百年才有的机遇 。
根据规划 , 到2025年 , 格林美动力电池回收总量超过25万吨 , 并谋划与全球上下游合作 , 在印尼、欧洲建设动力电池回收基地 。
作为国内新能源整车厂的领军企业 , 比亚迪在动力电池回收业务上也布局较早 。 目前已经在全国设立了40余个动力电池回收网点 , 采取精细化拆解、材料回收、活化再生综合利用三个步骤达到经济效益最大化 。
此外 , 比亚迪还与动力电池回收利用大户中国铁塔公司达成战略合作 , 共建共享回收网络 , 实现退役电池梯次利用规模化 。
2015年 , 宁德时代收购了广东邦普 。 目前 , 邦普已形成“电池循环、载体循环和循环服务”三大产业板块 , 专业从事数码电池和动力电池回收处理、梯度储能利用 。
去年10月12日 , 宁德时代宣布对涉及废旧电池材料回收的产业园项目投资320亿元 , 主要建设具备废旧电池材料回收、磷酸铁锂及三元前驱体、磷酸铁锂、钴酸锂及三元正极材料、石墨、磷酸等集约化、规模化的生产基地 , 拟由子公司广东邦普及其控股子公司宁波邦普负责实施 。
最新的数据显示 , 邦普年处理废旧电池总量超过6000吨、年生产镍钴锰氢氧化物4500吨 , 总收率超过98.58% , 回收处理规模和资源循环产能位居行业首位 。
除了上述企业 , 2021年下半年 , LG能源、SK创新、三星SDI、特斯拉、国轩高科、亿纬锂能等企业纷纷入场 , 动力电池回收俨然成了巨头们的另一个角力场 。
仍有行业难题亟待解决
不过在政策和行业利好下 , 看上前景无限的动力电池回收市场 , 却也存在着种种问题和限制 。
在电池两种回收工艺上 , 梯次利用主要难题是对电池剩余寿命及性能评估 。
2018年至今 , 工信部先后公布了三批共47家企业进入符合“新能源汽车废旧动力蓄电池综合利用行业规范条件”的名单 , 业内俗称“白名单企业”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