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超|七日谈:“刷证验码”不妨尽快推广

刷身份证就可查验健康码 , 你体验过吗?日前 , 14部门联合发布《关于全力做好2022年春运工作的意见》 , 其中特别提到要落实健康码全国“一码通行” , 鼓励各地区推广刷身份证自动核验健康码服务 。
小小一码关乎抗疫大局 。 亮“码”出入、见“绿”放行 , 三色健康码巧妙化解了疫情防控下人员流动及进出管理的难题 。 不过 , 健康码虽然智能 , 在多样的现实情况中也时有“卡壳” 。 一来 , 各地健康码一度“一码归一码” , 最终通过统一制度安排 , 跨地区互认才得以解决 。 二来 , 技术门槛的问题也颇为突出 。 在超市、小区等入口 , 常能看到操作良久才扫上码的老年人 。 其实 , 即便对于玩转手机的年轻人来说 , 出门在外“网卡了、没电了、欠费了” , 也同样会遇到尴尬 。 这种情况下 , 推动身份基础凭证与健康码互为验证、互为补充 , 不仅能简化操作流程 , 也能最大限度降低验码门槛 , 对大家来说都是件好事 。
“刷证验码”便利春运 , 更应以此为契机加速推广 。 应需而动、应时优化 , 其实也是常态化防控的题中之义 。 随着抗疫战线拉长 , 许多举措的精准度便利性和人性化程度都在不断提升 。 比如 , 充分利用人工智能、大数据等开展流行病学和溯源调查 , 不断缩小“包围圈” , 最小封控单元可缩小至一栋小区居民楼 , “多一个不要 , 少一个不行”;再如 , 优化核酸检测服务 , 力求更快、更方便、更便宜 , 压缩出行需求与检测结果之间的“时间差”……充分考虑各种情况 , 充分关怀各个群体特别是老幼病弱等群体 , 才能既织密“防护网” , 又将疫情对大家工作生活的影响降到最低 。
当然 , 疫情形势在不断变化 , 防疫措施的完善也不可能一劳永逸 。 就拿证码互通来说 , 关键要看如何落地 。 目前的当务之急是要升级“硬件”、打通“软件” 。 这方面 , 北京已经做出了探索 , 不少公园、商超、医院等公共场所相关设备已部署完毕 , 市民使用身份证、老年卡、社保卡都能完成健康状态查验 。 接下来 , 还要以制度化、规范化手段 , 鼓励支持更多“关口”安装设备 , 让“刷证验码”成为常态和标配 。 此外 , 执行过程中也可以再多想一步、多做一点 。 比如机场、火车站等交通枢纽 , 本身就有实名验票的要求 , 能否将其与健康码核验放在一起完成?很多场合需要行程卡与健康码共同出示 , 能否借此契机进一步推动数据融合?等等这些 , 不光是技术问题 , 更是对治理能力和服务意识的考验 。
技术发展为应对风险提供了底气 , 而让所有人都方便舒适 , 终究要靠人性化治理 。 不妨就以今年春运为新起点 , 在找问题中进一步破除“数字鸿沟” , 让“一码通行”更加顺畅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