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江苏省发布任务清单解决老年群体运用智能技术困难

随着老龄人口的快速增长和智能技术的广泛运用 , 不少老年人在数字化时代“掉队”了 。 他们不会上网、不会使用智能手机 , 在日常的出行、就医、消费等场景中经常遇到不便 。 省政府22日公开发布并解读《江苏省切实解决老年人运用智能技术困难重点任务清单》 , 用50条举措帮助老人跨越“数字鸿沟” 。
守住温度 , 传统与智能应用“两腿走路”
数据显示 , 截至2019年底 , 全省户籍人口中60岁及以上老年人达1834.16万 , 我省进入深度老龄化社会 。 这些出生于上世纪60年代前的老年人 , 受教育程度总体偏低 。 进入老年后 , 又恰逢互联网、大数据等新技术突飞猛进 , 在不知不觉中遭遇“数字鸿沟” 。
“长期以来 , 部分老年人习惯了传统的面对面服务、纸质证明、现金支付等 , 对新技术学习使用存在一定的畏难情绪和适应过程 , 或者因为各种客观原因 , 在使用智能技术方面确实存在困难 。 ”省发展改革委副主任李荣锦认为 , 各类日常生活场景和公共服务场所 , 不能“一刀切”地关闭人工窗口、取消传统服务方式 , 必须充分保障不会使用智能技术的老年人基本需求 。 “我们经常讲‘老人老办法’ , 就是要有替代方案为老人‘兜底’ 。 ”
银行、医院、政务办事大厅等是老年人高频活动场所 , 便利化服务对提高老年人满意度尤为关键 。 《任务清单》提出 , 保留老年人习惯的纸质车票、门票、证明等凭证 , 设立老年人绿色通道 , 保留人工服务窗口、做好人工服务 , 建设老年友善医疗机构 , 优化政务服务、让老年人办事少跑腿等措施 , 不断提高适老化、便利化水平 。
目前 , 全省两万多个行政村都有人民银行农村金融普惠服务点 , 做到“基础金融服务不出村、综合金融服务不出镇”;不将“苏康码”作为老年人就医通行的唯一凭证 , 医疗机构保留一定比例的现场号源专供老年人 , 并保留人工服务窗口、现金支付方式;政务服务大厅设立标识与办事指南 , 并安排志愿者 , 为老人提供咨询引导、帮助缴费等服务 。
精准供给 , 协同开展适老化研发改造
“智能化与适老化并不矛盾 , 数字产品和服务供给要与老龄化发展相协调 。 加强技术创新、协同开展适老化智能产品的研发改造 , 是帮助老年人跨越‘数字鸿沟’的重要内容 , 也是发展银发经济的必然要求 。 ”李荣锦说 。
《任务清单》提出 , 相关机构、厂商要加大老年人专用智能手机、电子设备、应用程序等智能产品的研发 , 同时针对老年人的特定障碍、困难和需求 , 推动与老年人生活密切相关的新闻媒体、金融服务、生活娱乐、网络购物、政务服务平台等互联网网站、手机APP进行适老化改造 , 切实改善老年人使用体验 。
新冠肺炎疫情暴发以来 , 因疫情倒逼出来的生活新模式、消费新业态 , 进一步放大老年人的出行难、看病难、购物难 , 老年人愈发感到脱节、疏离、孤独 。 省卫健委副主任邱泽森介绍 , 针对老人就医难题 , 我省将在“江苏健康通”APP中增加“长辈模式-添加家庭成员”服务功能 , 并逐步增加语音导医和人脸识别等功能 , 方便老年人使用 。
“老人出行难问题不容忽视 , 省交通运输厅鼓励网约车平台公司优化约车软件 , 增设方便、适合老年人使用的‘一键叫车’功能 , 鼓励提供电召服务 , 对老年人订单优先派车 。 同时 , 加强公益性巡游出租车公共信息服务平台建设 , 提供电话预约或即时叫车服务 , 提高电话接线率 。 ”省交通运输厅运输管理局局长宋国森介绍 。
对于智能化产品 , 老人在“不会用、不能用”之余 , 更多的是“不敢用” 。 “我们将进一步推动金融机构、非银行支付机构、网络购物平台等优化用户注册、银行卡绑定和支付流程 , 打造大字版、语音版、简洁版等适老手机银行APP , 提升手机银行产品的易用性和安全性 。 ”人民银行南京分行副行长谢宁说 。
省大数据管理中心主任赵明表示 , 为了让老年人少跑腿 , 各级政务服务平台应具备授权代理、亲友代办等功能 , 让不使用或不会操作智能手机的老年人也能成功网上办事 。
按需施策 , 个人家庭社会多方发力
聚焦不同类型老年人的差异化需求 , 《任务清单》明确 , 要将引导和普及老年人运用智能技术列为老年教育的重点内容 , 做好老年人运用智能技术的培训工作 , 并通过给予适当激励、授予证书以及组织经验交流、比赛竞赛等方式调动老年人学习积极性 , 帮助有基础、有意愿的老年人了解新事物、接受新科技 , 融入智慧社会 。
“对老年人在运用智能技术方面遇到的突出共性问题 , 采取普遍适用的政策措施;对不同年龄段、不同教育背景、不同生活环境和习惯的老年人 , 采取有针对性方案 。 ”李荣锦介绍 , 老年人应用智能技术培训将被纳入今年民生实事项目 , 省财政专门拿出1000万元专项资金 , 今年计划在全省范围内培训50万人次 。
江苏早已率先开启老年人智能化培训 。 去年11月 , 省教育厅建成并开通“江苏老年教育网” , 开发开放一批适合老年群体的智能设备使用手册和视频教程;今年元旦起 , 南京市开展“我来教您用手机”万名老人免费学用智能手机专项行动 , 并将志愿服务时间纳入“时间银行”……“人老心不老 , 越老越时髦” , 许多老年人喜闻乐见的培训形式纷纷涌现 , 熟练使用智能技术正逐渐成为老年新时尚 。
【智能|江苏省发布任务清单解决老年群体运用智能技术困难】莫道桑榆晚 , 为霞尚满天 。 专家提醒 , 要想真正跨越“数字鸿沟” , 需个人、家庭、社会共同努力 , 尤其需要老年人自身心态与理念的改变 。 以活到老学到老的乐观心态、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学习与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智能技术和产品 。 (沈佳暄 陈澄)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