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刚刚过去的2020年 , PC领域发生不少令人瞩目的事件 。 AMD处理器凭借先进的7nm制程遍地开花 , NVDIA桌面级RTX 30系显卡一票难求 , 苹果凭借M1芯片开启笔记本5nm新时代 。 而反观一直居于行业龙头上游地位的Intel , 在过去的一年里却显得比较稳扎稳打 , 只有在年末才推出了基于10nm工艺的十一代移动端处理器 , 终于摆脱了14nm的魔咒 , 然而相比于其他现象级的事件 , Intel的表现却略显逊色 。
相比于其他厂商的军备竞赛般的更新产品 , Intel在近些年更加注重实际体验 。 随着移动办公逐渐普及 , 笔记本能够胜任的工作环境变得更加广阔 , 人们对笔记本产品的要求也更加多元化和立体化 。 性能不再是衡量一款笔记本优劣的唯一标准 。
早在2019年 , Intel就推出了雅典娜计划 , 界定了6个影响笔记本使用体验的指标——性能/响应能力、先于用户的视野、自适应智能性能、无需担忧的电池续航、连接快速可靠、外观规格与互动 。
文章图片
随着2020年第十一代酷睿处理器的问世 , Intel也推出了更为严苛的EVO平台认证 , 需要通过多达25项性能及反应时间测试 , 才能完成认证 , 认证标准更加多元化和具体化 。 可以说 , EVO平台认证就好比Intel亲自监考的一场考试 , 一台笔记本想要成为“天选之人” , 就必须通过Intel的层层考核 。 今天就向大家介绍几个影响EVO平台的重要指标 。
文章图片
十一代酷睿处理器加持强大的性能是基础
EVO平台认证第一项认证标准就是要求笔记本搭载Intel的第十一代酷睿处理器 , 代号为Tiger Lake , 它是Intel首款采用了10nm制作工艺的处理器 。 虽说近两年被AMD的7nm处理器盖过了风头 , 但是相对于前几代产品 , 第十一代酷睿处理器性能方面的确有了明显的提升 , 可以为笔记本产品诸如澎湃动力 。 拿旗舰型号Intel Core i7-1165G7来说 , 基础频率为3.0GHz , 单核睿频可达4.7GHz , 全核睿频可达4.1GHz , TDP为12-28W 。 第十一代酷睿处理器还采用了Willow Cove微架构 , 提高了L2和L3的缓存容量 , 为笔记本快速响应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
文章图片
第十一代酷睿处理器还加持了锐炬Xe核显 , 图形处理能力得到大幅提升 。 锐炬Xe核显拥有96个EU单元 , 比十代酷睿的Iris Plus核显数量增加了32个 , 图形处理性能相比于十代酷睿的Iris Plus翻了一番 , 甚至超过了NVDIA GeForce MX350 。 强大的图形性能让笔记本可以胜任更为复杂的生产力任务 。
文章图片
除了对处理器有明确要求外 , EVO平台还有笔记本拥有大于8GB的运行内存和容量至少大于256 NVMe SSD , 以确保第十一代酷睿处理器的CPU性能和图形性能得到最大化的释放 。
在CES 2021上 , Intel又带来了十一代酷睿Tiger Lake H35系列处理器 , 它不是传统意义上的标压处理器 , TDP被设定上28-35W , 没有到达45W , 但是比Tiger Lake U系列的12-28W要高 , 工作频率也有所提升 。 该系列主要用于高性能轻薄本中 , 让它们可以胜任更多的复杂任务 。 可以看出 , 从十一代酷睿开始 , Intel的10nm工艺将逐步普及 , 性能也将有更加明显的提升 。 希望Intel在性能上也可以弯道超车 , 缩小和AMD的差距 。
文章图片
支持Thunderbolt 4和Wi-Fi 6连接性方面不妥协
EVO平台对笔记本的连接性也拥有更加的严苛的要求 , 需要笔记本支持Thunderbolt 4协议和Intel WiFi 6高速网络 。 受限于制造成本 , Thunderbolt 3接口至今没有在笔记本市场中完全普及 。 而EVO平台对Thunderbolt 4接口有了明确的要求 , 可以大幅提升用户的连接体验 。 Thunderbolt 4接口的传输速率可达32Gbps , 支持2台4K显示器的视频输出 , 可以让笔记本获得更快的数据传输速度和更强的拓展性 。
文章图片
EVO平台还要求笔记本在网络连接方面支持Intel Wi-Fi 6(Gig+) 802.11ax高速网络 。 Intel Wi-Fi 6 (Gig+)802.11ax的理论传输速度可达1201MB/s , 速度比WiFi 5提升了近一倍 。 而Gig+网络则拥有更加出色连接表现 , 速度比主流的 Wi-Fi 6的两倍 , 是其他无线网络的2-4倍 , 另外网络延迟低至7ms 。 高速度和低延迟的网络连接 , 可以让用户在工作时拒绝等待 , 获得更加舒适的使用体验 。
文章图片
续航持续响应迅速保障始终如一的使用体验
基于当下移动办公的大趋势 , EVO平台对于笔记本的续航方面也有了更加明确的要求 , 续航时间应大于9个小时 。 现在很多笔记本厂商都以续航时间为营销噱头 , 但是测试标准不同 , 测试成绩存在很大水分 。 EVO平台对续航的测试场景要求的非常具体:要求接入互联网 , 打开常见的后台应用 , 打开Windows软件更新 , 并且登录云账户 , 屏幕亮度要在250尼特以上 , 在和日常办公情况接近下的场景进行测试 。
文章图片
EVO平台对充电速度也有要求 , 要求笔记本充电30分钟可以满足4小时以上的续航时间 。 另外 , EVO平台还要求笔记本可以在1秒之内从休眠状态下唤醒 。
外观设计精致炫酷拒绝傻大黑粗
EVO平台除了对性能和使用体验方面提出了明确的标准 , 在设计方面也有非常具体的要求 。 比如需要搭载12到15英寸的全高清触控显示屏 , 让笔记本具有更强的可操作性 。 机身厚度要控制在15mm以内 , 在性能和便携性两方面达到良好的平衡 。
文章图片
写在最后
【处理器|Intel亲自进行监考 笔记本想要完成EVO认证有多难】处在PC市场供应链的Intel , 不再满足于CPU产品上的创新 , 它更大的愿景是推动笔记本行业进步和飞跃 。 Intel的EVO认证标准细致、繁琐而且严苛 , 为笔记本的各个关键部件都指定了具体而又量化的评价标准 , 如果在某项测试环节中脱靶 , 都无缘EVO认证 , 可以说是近些年笔记本行业难度最大的一场考试 。 说到底 , Intel这样做的目的只有一个 , 就是让笔记本厂商真正以用户为中心 , 让用户拥有真实、流畅、舒适的使用体验 。
推荐阅读
- Intel|英特尔放出i9-12900K平台PCIe 5.0 SSD演示 突破13GB/s传输速率
- Intel|Intel在Alder Lake平台演示PM1743 PCIe Gen 5 SSD,带宽达14GB/s
- Intel|Intel谈DDR5内存价格贵、缺货问题:新技术升级在所难免
- Intel|Intel 12代酷睿20款新品百分百实锤:赛扬升级、i5混乱
- 芯片|Exynos 2200 来了!三星官宣 1 月 11 日发布新 Exynos 处理器
- 平板|消息称 ROG Flow Z13 游戏平板搭载锐龙 6000 处理器
- 设备|雷军亲自演示 MIUI 13“小米妙享中心”:一拖流转媒体内容
- 硬件|Intel 11代酷睿4核15瓦超迷你平台 仅有信用卡大小
- VIA|x86研发团队卖给Intel后 VIA出售厂房和设备:北美分部就此终结
- 处理器|AYANEO NEXT 掌机预热:拥有更好手感,探索掌机形体之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