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务经理|暂缓审议!汇川物联财务经理“敏感期离职”遭问询

《科创板日报》(厦门 , 采访人员李子健)讯 尽管福建汇川物联网技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下称"汇川物联")在科创板上市委问询中作出了解释 , 但仍被暂缓审议 , 这意味着遭三轮问询后的汇川物联再遭"挫折" 。
现场问询中 , 上市委针对汇川物联前财务经理离职原因、业务实质与物联网定位是否相符、受让的专利与主营业务相关性及行业空间等四大问题提出疑问 。 不过 , 汇川物联显然在审议现场中的解释仍存问题 , 上市委要求公司针对上述疑问进一步落实 , 并决定暂缓审议 。
而从汇川物联历次问询回复及公开资料中可知 , 其四大问题背后或涉及公司是否能够上市的关键 。
财务经理敏感期离职
首被问询的问题为 , 前财务经理陈剑钗于汇川物联申报上市期间离职的原因 , 是否存在离职补偿或其他形式的补偿 , 以及未提供全部账户流水的原因 。
二轮问询回复中显示 , 陈剑钗于2017年7月-2020年6月任汇川物联财务经理 , 彼时核查其银行卡数量为4张 , 而同为财务经理的张爱萍则为8张 。 据上市委"未提供全部账户流水"的提问 , 侧面反应陈剑钗还存在未核查账户流水的情况 。
除此以外 , 汇川物联的招股说明书申报稿为2020年6月24日披露 , 而已任职近3年的财务经理陈剑钗却在科创板申报前脚离职 , 时间节点颇为敏感 。
在税务系统内部人士对《科创板日报》采访人员表示 , 正常情况下 , 对个人账户流水核查的情况非常少见 , 而从公司走账或个人"被收买"的角度来看 , 以本人的账户来运作 , 操作方式则较为"低级" 。
但值得注意的是 , 汇川物联招股说明书(上会稿)披露的财务数据与2017年年报数据"打架" 。
据招股书(上会稿)数据、2017年年报显示 , 公司实现营收分别为4473万元、5853万元;实现净利润分别为1276万元、2338万元 。 若以招股书(上会稿)数据为基准 , 营收及净利润分别相差近31%、83% 。
另外在2017年年报中 , 汇川物联对2016年营收由6325万元更正为4086万元 , 可从天眼查得知 , 汇川物联因"2016年度软件业务收入首次超过5000万元"而被安排福州市软件产业发展专项扶持资金 。
即使按照汇川物联2016年年报披露 , 公司实现营收6325万元 , 其中软件收入亦仅4978万元 , 距离"超过5000万元"仍有一步之遥 。 是否涉及骗补不得而知 , 但此事引出第二大疑问 , 2016年软件收入占总营收达79%的汇川物联 , 是否成长成物联网行业企业?
科创属性受关注
汇川物联业务实质与物联网定位是否相符之所以受到上市委关注 , 原因或在于 , 按照《上海证券交易所科创板企业发行上市申报及推荐暂行规定》 , "软件企业最近3年累计研发投入占最近3年累计营业收入比例10%以上" 。
在科创板定位相关情况中 , 汇川物联称属于第一条规定的"新一代信息技术领域 , 主要包括半导体和集成电路、电子信息、下一代信息网络、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软件、互联网、物联网和智能硬件等"中的"物联网"行业 。
而据汇川物联招股说明书显示 , 公司2017年-2019年累计研发投入3003万元、累计营业收入40765万元 , 近3年累计研发投入占累计营业收入比例为7.37% , 若按软件企业来定性 , 则不达要求 。
通过2020年3月20日 , 福州市工业和信息化局披露的《关于2019年福州市第二批软件产业发展专项资金的公示》显示 , 汇川物联获得"支持上云补助" , 既然为"软件产业发展专项资金" , 应属软件企业 , 而汇川物联在招股书的行业分类中 , 亦为"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 。
不过 , 上述"软件产业发展专项资金"项目的内部人士对《科创板日报》采访人员表示 , 只要符合相关政策细则 , 例如满足"上云"细则要求 , 物联网企业亦可获得补助 。
而公司属性疑云尚未得到上市委首肯 , "受让的专利与发行人的主营业务直接相关"的问题紧接着抛出 。
汇川物联招股说明书中显示 , 公司取得15项发明专利 , 其中10项为转让取得 , 而原始取得的5项中 , 其中2项为2020年10月13日取得 。 针对"形成主营业务收入的发明专利(含国防专利)5项以上"的规定 , 公司表示 , "其中11项已形成公司的主营业务收入" 。
但显然 , 受让的专利与发行人的主营业务直接相关的表述 , 未得到上市委的确信 。 另外上市委还要求汇川物联结合目前的行业监管政策变化 , 说明行业空间和市场份额是否具有稳定性 , 公司是否具有直接面向市场独立持续经营的能力 。
针对上述疑问及后续计划 , 《科创板日报》采访人员致电联系汇川物联 , 但截至发稿 , 未获得回应 。
财务经理|暂缓审议!汇川物联财务经理“敏感期离职”遭问询